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肝硬化腹水死亡1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叩鼓音,腹水征阳性,肠鸣音正常。腹部CT报告:肝硬化、腹水、脾大。拟诊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腹水,脾大。18g/L,角膜K-F环阳性,头颅MRI扫描未见异常,确诊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肝功能衰竭。...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岁,因乏力、厌食、腹胀、尿黄1月余,加重1周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查体示:神志清,精神萎靡,表情呆滞,面色发黑,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肝掌阳性,无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叩鼓音,腹水征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78u/L,TBiL 308μmol/L,DBiL 172.6μmol/L,ALB 25g/L;PT 44.6s,PTA 13.1%;腹部CT报告:肝硬化、腹水、脾大。拟诊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腹水,脾大。入院后,查铜蓝蛋白0.18g/L,角膜K-F环阳性,头颅MRI扫描未见异常,确诊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肝功能衰竭。给予低盐、低脂、低铜饮食,口服青霉胺排铜、葡萄糖酸锌抑制铜吸收,甘利欣、阿拓莫兰等药物保肝治疗,并行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差,患者拒绝行肝脏移植手术,患者先后并发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等,于8月28日临床死亡。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发病率为1/30万,基因频率0.056,是儿科临床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1]。本病是少数能用药物治疗的遗传代谢病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系到本病预后的关键。肝豆状核变性基因为ATP7B,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三磷酸腺苷(ATP)酶,其基因突变是导致肝豆状核变性的根本病因。因肝脏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胆道排铜减少,铜与组织蛋白相结合而沉积于组织器官,在肝、脑、角膜、肾等组织中沉积,引起相应的器官损伤。发病多为7岁以后的儿童、少年、青年或成人,但50岁以后也有发病的报道。诊断此病的可靠依据是:(1)有肝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角膜K-F环阳性;(3)血清铜蓝蛋白测定低于正常。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虽常以肝损害、神经精神症状最为常见,但不典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的似肝炎反复发作,有的似肾炎、关节炎,还有报道以溶血性贫血、消化道出血、抽搐等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本病一经确诊,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尽快建立铜的负平衡,清除已沉积在组织过多的铜盐和防止铜盐在组织内进一步积聚。具体治疗措施包括:(1)减少铜摄入,为防止铜进一步沉积,应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类海鲜、果仁、巧克力和蘑菇等。若饮用水含铜高,应尽量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2)清除体内积累铜,可采用药物治疗,如D-青霉胺、曲恩汀、锌剂、四硫钼酸铵、二巯基丙醇等。(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如护肝、退黄、利尿、支持治疗和缓解神经、精神症状。(4)肝移植,可明显改善肝脏对铜的代谢,使肝脏和神经系统表现好转。肝移植的指征是爆发性肝炎、药物治疗无效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和反复发作的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无明显肝脏损害,但有严重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也有经肝移植治疗后病情改善的报道。

    该病例以肝损害为主要表现,入院时表现为高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高黄疸等肝衰竭表现,虽给予内科积极治疗,终因肝功能衰竭,临床死亡。本病虽非常见病,而国内近年屡有报道,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防止严重的肝、脑病变的发生,使预后有很大改善[2]。

    【参考文献】

    1  王志勇,全海燕.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2):84-85.

    2  张法红,蔡建庭,傅岳平.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5,27(4):278-279.

   作者单位:257034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传染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王文娟,李萍萍,许克勤,李云秀,孙花仙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