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8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我科自2004~2005年两年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行了疗效观察、总结,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方法 以中药内服,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及维生素等静脉滴注,再结合中药敷脐。结果 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

    我科自2004~2005年两年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行了疗效观察、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5年。80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其中乙肝五项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80例,乙肝e抗原(HBeAg)阳性70例,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80例。肝功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70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者66例,麝浊(TTT)异常者60例。经B超提示,肝脾肿大者52例,自觉头昏乏力易于疲倦者70例,易于感冒者20例,时有尿黄者60例,有明显黄疸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湿热中阻期,临床以头昏身软,口苦腹胀、尿黄、巩膜黄、饮食减少,脉弦,苔薄腻,肝功检查AST、ALT升高,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清除乙肝病毒,方以茵陈蒿汤、平胃散加减,药用茵陈15g,大黄5g,栀子10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2g,甘草2g,大枣1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20g为基础方,口苦加苡仁,口甜者加佩兰、藿香,口淡者加砂仁、白蔻,食欲不振者加葛根、生姜,腹胀者加炒山楂、神曲,肝脾肿大者加三七,每天1剂,日服3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月为1个疗程。西药以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100ml(600mg/100ml),5%葡萄糖注射液(GS)200ml加香丹注射液20ml,5%GS 200ml加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100u, 维生素C(VitC)1.0g,维生素B6(VitB6)200mg,门冬氨酸钾镁1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以大黄10g,三七10g,生姜15g,葱白15g,共制成药饼贴敷于脐部,每天5~10h。每月复查肝功、乙肝两对半、B超及大便、小便、血常规。

    2 结果

    显效(治疗在6个月,自觉身软、头昏、腹胀、口苦、尿黄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转佳,ALT、AST、TTT转为正常,HBeAg、HBcAb转阴,肝脾形态转为正常)40例。有效(治疗在6个月,症状减轻,肝功及两对半向正常方向改进)33例。无效:一切症状及体征无改善7例,总有效率91.25%。

    3 典型病例

    患者,33岁,2004年8月20日就诊,自述头昏乏力,腹胀胁痛,食欲减少,口苦,尿黄2个月,经自己买药服用及当地医生治疗效不佳。

    四诊:望:面色、肌肤、巩膜黄,舌苔薄白兼黄腻,胸部无异常,腹部稍胀满,但无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无水肿。闻:心肺无异常,肠鸣无亢进,身无特殊异味。问:诉半年来易疲劳,头昏乏力,近1个月来食欲减少,尿黄,口苦,肋痛腹胀,经自己买药服用及地方医生治疗无效。切:脉沉弦,肝、脾触及肿大,局部有压痛感,质地软,全腹无浊音(腹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82g/L,红细胞(RBC)3.1×1012/L,白细胞(WBC)2.8×109/L,血小板(PLT)54×109/L。尿常规无异常。肝功:ALT 174u/L,AST 158u/L,TTT 12u/L,乙肝两对半示:HBsAg 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B超提示,肝界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脾脏增大。

    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大三阳)。辨证:湿热中阻型。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清除乙肝病毒。

    药用1:茵陈20g,栀子8g,大黄5g,甘草2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2g,炒山楂20g,神曲2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苡仁20g,大枣10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

    药用2:大黄10g,三七10g,生姜15g,葱白15g,共制成饼,贴敷于脐,每日10h。

    药用3: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100ml,5%GS 200ml加入香丹注射液20ml,5%GS 200ml加入ATP 40mg、CoA 100u、VitC 1.0g、VitB6 200mg、门冬氨酸钾镁针10ml,静滴,每天1次。用药1个月,于9月20日复诊,自述胸肋腹胀痛减轻,食欲增加,口苦改变,精神转佳,查肝功:ALT 72u/L,AST 56u/L,TTT 5u/L,乙肝两对半无改变,B超提示肝、脾未见异常(原肝、脾肿大已复常),继照前方治疗2个月,于2005年11月20日复诊,精神振奋,面色红润,肌肤及巩膜黄染完全消退,食欲增强,腹痛肋胀全部消除,舌、脉如常,乙肝两对半HBeAg转阴,肝功均转为正常,血常规:Hb 146g/L,RBC 4.5×1012/L,WBC 6.8×109/L,PLT 168×109/L。治疗停用静脉滴注药,以中西药内服为主,法循用疏肝健脾,清除乙肝病毒为主,药用黄芪20g,丹参15g,白术10g,白茯苓15g,柴胡6g,金银花15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5g,杜仲15g,炒山楂20g,神曲20g,生姜3片,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用3个月。西药用VitC、灭澳灵内服,胸腺肽肌注,连用3个月,于2006年2月22日复查,肝功恢复在正常范围内,乙肝两对半仅HBsAg阳性,其他均在正常范围内,守前法以中药为主加减治疗,半年后复查,病情稳定,无异常变化。

    4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多表现出目黄尿黄、腹胀肋痛、口苦、食欲减退,肝功各项指标超出正常,乙肝五项以大三阳为主,其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阻于中焦,致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受纳和降,胆汁外溢的病理基础,所以用苍术、苡仁、厚朴除湿化湿运脾,以茵陈、栀子清利湿热退黄,大黄荡涤胃肠,驱毒外出,减轻肝肠循环,甘草、大枣、生姜益气和胃,银花、白花蛇舌草清除乙肝病毒,陈皮、山楂、神曲健脾胃、消胀,增进食欲。再结合大黄、三七、生姜、葱白敷脐,外用的目的是利用大黄清除湿热,而通腑祛瘀不伤胃肠,三七保肝治疗慢性肝炎抗衰老及抗肿瘤的作用[1],生姜、葱白可促使药物的穿透作用,发挥其有效功能,神厥穴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敷脐的目的是通过经络、神经、血液循环的共同作用下,使药物不刺激胃肠道而直达肝脏,发挥相应的功效。

    苦参碱可干扰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抑制乙肝病毒(HBV)在细胞内的复制,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ALT、AST复常,HBVDNA、HBeAg转阴[2]。

    丹参素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VitC、VitB6、门冬氨酸钾镁共同起到调节免疫,加强新陈代谢,治疗乙型肝炎,可使肿大的肝脾复常。

    经对本组80例乙肝病例诊治观察,发现本治疗方法方便,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可供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殿兴,王承平,马维琪,等.中医药学基础.四川省中医药继续教育自学资料,1996,8.

    2 焦建中,葛勤利,弥建平.苦参碱治疗慢性肝病之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4:68.

    作者单位:628309 四川剑阁,剑阁县鹤龄中心卫生院肝病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陈茂德,陈 钰,何天文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