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4期

实施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为寻求一种适合我院产科特点的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采用了助产士亲自接待产妇入院行健康教育,产时亲自陪护采用心理护理,鼓励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耐受性,并亲自上台,产后亲自指导母乳喂养,护理母婴康复并作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等一系列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实施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坚持以“病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为寻求一种适合我院产科特点的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采用了助产士亲自接待产妇入院行健康教育,产时亲自陪护采用心理护理,鼓励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耐受性,并亲自上台,产后亲自指导母乳喂养,护理母婴康复并作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等一系列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实施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增加助产士的责任心,保证了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质量,加强并巩固吸吮反射,促使产妇充分泌乳,使产妇72h内泌乳量达100%,新生儿乳量满足者达91.24%,减少了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的丢失,从而满足了新生儿的营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质量。

【关键词】  整体化人性护理;泌乳;产科护理

      母乳是新生儿早期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为新生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还能增加新生儿的抗病免疫力,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妇产科于2000年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结合本科室特点尝试了产科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现已初具规模,通过产科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的开展增强了助产者的责任心,增强了产妇喂养的信心,从而使母乳喂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将新型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规定为A组,传统护理模式为B组,笔者将A、B两组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2004年2月1日~2005年2月1日住院分娩的经筛选217例作为A组,取1995年2月1日~1996年2月1日筛选254例为B组,A、B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一般情况、营养状态、知识层次相似,孕周均在37~42周之间,均无病理情况,年龄均为20~30岁,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产科整体化人性护理  产房由4位助产士值班,均为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助产士,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知识日益增强,从而使在医院住院分娩的人数增多,而转变传统护理模式势在必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作为一个整体,将产房护理工作向两端延伸,即产前助产士亲自接待产妇入院行健康教育,产时亲自培护并采用心理护理,鼓励产妇增强分娩的信心,解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呼吸训练,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并亲自上手术台助产,产后及时指导母乳喂养,护理母婴康复、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等一系列的护理方法。

    1.2.2  具体实施方法  A组:产妇入院后由一产房助产士主动接诊,介绍病房环境,向产妇介绍讲述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的规范,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及时对产妇进步乳房护理、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训练并指导母乳喂养方法、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促使产妇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并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产时助产士亲自陪护助产,胎儿娩出后,立即由巡视助产士将新生儿裸体趴在产妇的胸前行皮肤接触,剖宫产产妇,清醒者胎儿娩出后立即让产妇与新生儿脸部皮肤接触、待产妇回病房后30min协助新生儿吸吮乳头,产后1h帮助新生儿早喂养,巩固吸吮反射促进早泌乳。实行母婴同室,鼓励协助产妇在分娩后两天之内增加哺乳次数,提倡按需哺乳和夜间哺乳,指导产妇新生儿不需添加其他代乳品,因为新生儿是伴着水、葡萄糖和脂肪储存而诞生的,分娩后几天之内少量的新生乳完全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1]。新生儿吸吮后确实不能满足者表现为:新生儿啼哭不止,入睡不安,可指导产妇酌情添加代乳品。B组:传统护理模式的产妇也同时享有产前、产时、产后各种宣传及母乳喂养哺乳知识技巧的指导,区别在于把产妇的护理工作分阶段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即:产妇首先入院后由护士负责,入产房后由助产士负责,出产房后又由护士负责,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连续性、系统性、母乳喂养知识不能得以实施。

    1.3  临床观察结果  观察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至及新生儿体重的变化由助产士专人人来完成并将其结果准确记录。产妇分娩后每天记录1次,以世界卫生组织培训教材为准,可轻挤压乳房至有乳白色的乳汁溢出,新生儿娩出后至乳汁首次的乳房溢出的时间为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以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为标准。满足者:乳量适中或哺乳后乳汁仍有剩余,每天哺乳8~10次,每次哺乳前产妇自觉乳房胀,哺乳后新生儿能够安静入睡,并有满足感,在未添加其他代乳品或水的情况下每天大便≥2次,小便≥6次,且新生儿体重生理性减少,否则不能满足。

    2  结果

    2.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 表1显示:A组产后24h内泌乳率达40.55%,72h内泌乳率达100%。B组:产后24h内泌乳率达27.95%,72h内达96.84%,且96h后仍有1例无泌乳(0.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2.2  两组按需哺乳对泌乳量的影响  见表2。表2  A、B两组产后乳量满足者比较表2显示:A组72h内乳量满足者198例,占91.24%,B组72h内乳量满足者186例占7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3  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的变化比较  见表3。表3  产妇住院期间两组新生儿体重的变化比较表3显示:产科实行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水平,所以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丢失减少,且有部分体重表现为上升。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3.1  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关键是有效地早吸吮,早开奶  泌乳是个复杂又有多种内分泌参与的生理调节过程,其中催乳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着主导作用,早吸吮、早开奶及时排空乳房,可反馈性促进催乳素的分泌[2]。而催乳素又可刺激乳腺腺泡,可提早使乳房充盈这一连续的关键是有效的早吸吮。早吸吮反射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此反射出生后半小内最强[1]。由此可见早吸吮的重要性。我院产科实行整体化人性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方针,使助产士责任明确,人性化意识增强,从而充分保证了有效早吸吮、早开奶,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的可能性。

    3.2  按需哺乳增加泌乳量,使新生儿能及时得到满足,营养得到保证  接受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的产妇分娩24h血清催乳素及以后逐日下降的催乳素明显高于非早吸吮[3],按需哺乳者新生儿不停的频繁的吸吮乳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1]。因此认为勤哺乳、按需哺乳促使乳房泌乳量增加,实践证明:我院产科实行“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早吸吮,勤喂养,及时排空乳房,因此而增加了泌乳量使新生儿及早得到满足。

    3.3  “整体人性护理”模式促进早泌乳充分泌乳  影响初乳分泌的因素主要是首次有效吸吮后分娩的间隔时间和分娩后两天的喂奶次数[4]。早吸吮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效吸吮,有效吸吮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喂奶次数,乳头因素,胎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乳房的发育,新生儿的发育状况等,均可影响有效吸吮,以上因素有些是可以通过护理人员努力改变的,助产工作人员具有连贯性、系统性,产妇心理上有安全感、信任感,并能促使助产士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增加责任感,能充分保证母婴同室早期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喂养的质量,提高了新生儿的有效吸吮,加强巩固了吸吮反射,使早泌乳有可能性。产后有效指导产妇勤哺乳、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使乳量不断分泌,最终A组产后72h由泌乳量达100%,新生儿乳量得到满足达91.24%,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质量。实行产科“整体化人性护理”模式促进早泌乳充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北京新闻出版社,1992,34:77.

2 黄醒华.母乳喂养的生理基础.中华实用妇科与产外杂志,1999,13(2):82.

3 戌文午.哺乳期妇女血清催乳素与泌乳关系的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0):619.

4 王凤英,曹卫红,任小香.对影响乳分泌各种因素的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687-688.


作者单位:445300 湖北建始,建始县人民医院

作者: 陈明,陈景丽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