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3期

乳癖的辨证施治浅谈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乳癖辨证施治乳癖的主要症状是在乳房部发生肿块,一般以生在乳房外上部最多,内上方次之,内下方最少。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如蚕豆,大的如鸡卵,一般如梅李,肿块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推之可以移动,皮损不相粘连,皮色不变,可以单侧发生,亦有两侧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乳癖 辨证施治

 乳癖的主要症状是在乳房部发生肿块,一般以生在乳房外上部最多,内上方次之,内下方最少。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如蚕豆,大的如鸡卵,一般如梅李,肿块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推之可以移动,皮损不相粘连,皮色不变,可以单侧发生,亦有两侧乳房同时发生者,患侧腋下无肿块可触及。肿块发展缓慢,终年累月,不会破溃。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自感局部有疼痛,并在经前加剧,且伴有两侧乳房做胀,肿块并能随喜怒而消长,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之间。

  1 辨证分型

  临床上根据其症状情况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肝郁气滞型 肿块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不相粘连,皮色不变,可单发,亦可多发,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

  1.2 冲任不调型 一般多在两侧乳房发生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边界不清,表面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肿块能随喜怒而消长,或在临经前增大,经后缩小,自觉局部疼痛,并在经前加剧,月经过后疼痛减轻,患者并常伴有月经不调、痛经或结婚后不能生育等情况。

  2 治法

  属肝气郁滞型者,宜疏肝解郁,化痰消结,以逍遥散为主方,并可以加入昆布、海藻、乌药、香附等软坚理气之品。同时可兼服小金丹,每日1粒。冲任不调者,宜调理冲任,开郁化痰,方以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减,经治疗一段时间,症情改善时,可改为在月经前7~10天内服汤剂,平时只服鹿角粉,每日1钱。

  外治方面,两型均可用阳和膏掺黑退散盖贴,5~7日1换,属肝郁气滞型的乳癖,经药物治疗后,若肿块不易消散,属于单纯型者,可采用本院自配清热解毒消肿膏外贴,每日1次,1周左右消退;对于冲任不调型乳癖,内服常可收到一定的疗效,经治疗一段时间,初感乳房胀痛的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继之肿块亦可得到缩小或消失,部分患者虽然肿块不能全部消失,但是疼痛等自觉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

  3 资料分析

  本科2003-2007年的门诊病历中,共有本病患者117例,其中记录不够详细的37例,尚有80例作为分析的资料。

  80例中,年龄在20岁以下者3例,21~30岁者20例,31~40岁者33例,41~50岁者19例,51~60岁者3例,60岁以上者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

  肿块大小:一般在3cm×3cm~3cm×5cm左右,最小1例为1cm×1cm,最大1例为7cm×7cm。

  患病时间:1个月以内者10例,1~6个月者31例,6个月~1年的17例,1~3年的13例,3~5年的6例,5年以上者3例;发病时间最短的15天,最长的16年。

  发病部位:生于右乳房的15例,左乳房的45例,两侧乳房同时发生者20例;肿块在2~3个以上,分布于乳房一侧或两侧;肿块位于外上象限的60例,外下象限的8例,内上象限者10例,内下象限的2例。

  临床类型:80例中,属于肝郁气滞型者29例,其中26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肿块在3个以上,分布于乳房一侧或两侧,属于冲任不调型者51例,其中20例为两侧乳房同时发病,并伴有经前乳房胀痛,10例结婚3年以上未有生育,6例患病前有生育史,但发病后未再生育,3例曾结扎输卵管,2例全子宫切除,51例中有20例有月经不调史。

  疗效:肝郁气滞型29例,均经服药1个月以上未有取效,其中3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切片报告,诊断为乳房纤维腺瘤;50例冲任不调型,经服药3个月以上,其中痊愈者8例(自觉肿块和疼痛全部消失),进步者9例(经前乳房肿痛消失,肿块缩小),好转者16例(经前乳房肿痛减轻,肿块未有缩小),无效18例(自觉症状及肿块未改变)。

  

作者: 文明昌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