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炮制机理及工艺研究亟待加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毛淑杰研究员谈中药饮片生产质量控制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近年来,提高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2008年1月1日起,我国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全部达到GMP的生产要求,这意味着我国的饮片生产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治病的疗效,关系到中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药饮片质量如何控......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提高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的要求,2008年1月1日起,我国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全部达到GMP的生产要
求,这意味着我国的饮片生产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
中医治病的疗效,关系到中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药饮片质量如何控制?饮片
炮制工艺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
药炮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毛淑杰研究员。
  毛淑杰研究员为中药饮片炮制研究倾注了大量精力。她作为课题负责人曾完
成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10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十五”攻关项
目“中药炮制辅料酒和醋规范化示范研究”及其子课题“青皮饮片炮制规范化研
究”,科技部“八五”攻关项目“常用中药关白附饮片研究”,中医药局课题“
常用中药三棱中药炮制研究”等;曾参加完成“熟大黄炮制新工艺及临床开发研
究”、“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研究”、“天南星炮制工艺研究”等20多项课题。
目前,她作为8个子课题的总组长,正在主持科技部公益性项目“食药两用8种炮
制辅料药用标准研究”。毛淑杰认为,饮片生产实施GMP,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中
药饮片质量标准化及炮制工艺的统一,而这两者都离不开炮制机理的研究。
  ■炮制机理研究力度须加大
  毛淑杰说,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但可控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药材
的来源,一是炮制工艺。炮制工艺的不科学、不规范,会直接影响饮片的质量。
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是工艺研究,但只有炮制机理搞清楚了,才能制定出更合理
的工艺。因此,研制炮制最佳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原则上都应该在炮制机
理清楚的前提下进行。比如,过去黄芩用常水浸后切片,饮片就变绿了。科研人
员后来发现,这是黄芩苷被酶解氧化造成的,这样的黄芩质量有所下降。在弄清
这个机理后,现在人们通过煮或蒸的杀酶保苷切片工艺来保证黄芩的质量。
  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拖了中药现代化
的“后腿”。毛淑杰研究员指出:“中药炮制研究基础太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国家科技部从‘七五’、‘八五’开始立项进行中药饮片炮制研究,各做了20个
品种。‘九五’立项10种,加上中国药材公司做的10种,也是20种。‘十五’资
助了两批共80种。由于过去投入较少,一个药最多只投入2万~8万元,因此‘七
五’、‘八五’研究各有侧重,并不深入、规范。现在国家还没有将中药炮制研
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尽快规范500多种常用中药饮片的
炮制,进一步提高药典等国家标准。由于炮制机理研究难度大、需要的时间长,
一个品种的炮制机理的研究就需要50万~80万元的投入。因此,国家对此应加大
投入,以促进这项研究,使国人乃至全世界更加相信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和不可代
替性。同时,使炮制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为国家培养
出更多的炮制人才。”
  ■炮制工艺需要继承+改进+创新
  炮制工艺可起到增加中药材疗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
缓和药性等主要作用。古代医药学家积累了丰富的中药炮制经验。随着时代的进
步、科学的发展,这些经验需要被继承、规范,同时部分工艺有待完善、改进和
创新。毛淑杰说,古代创造的炮制方法,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部分存在不合理、
不完善之处,比如净制、切制、炮制等没有具体、规范的操作流程及具体的工艺
技术参数,各地方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有的加热炮制操作时间、温度、加热方
式都不定,直接影响了饮片的质量。加辅料炮制问题更大,由于酒、醋、盐、姜、
蜜、羊脂油、矾等炮制辅料无药用标准,如果将劣质辅料用于炮制,不但起不到
增效解毒的作用,而且会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饮片中,使饮片质量更加难以控
制。因此,炮制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必须经过现代科学加以验证。如果不科学、
不合理,必须进行改进及创新。
  毛淑杰说,炮制工艺的研究,可分几步同时进行:首先,应该继续进行中药
炮制规范化研究,以尽快提高和不断完善500多种常用中药饮片的质量。第二,
对炮制工艺相对复杂且存在不合理之处,而国内炮制工艺又不统一的品种,开展
炮制、化学、药理,甚至结合临床的综合研究,以改进和创新炮制工艺,使其达
到全国统一。这方面的研究经费投入力度应相对加大。第三,对炮制工艺的传统
术语进行解读研究。像传统炮制要求的“炒至变黑”、“炒至变黄”、“炒炭存
性”等传统术语,如果不是由对此有经验的老师傅正确操作,很可能产生人为的
误差。因此,对炮制传统术语的研究需要有经验的炮制老师傅参与,以进行科学
地解读和规范地描述,制定SOP操作规程。由于在炮制界能够正确掌握传统炮制
术语涵义、有丰富经验且技术独到的老师傅已经不多,因此,必须投入大量的资
金,及时开展抢救工作。
  据了解,毛淑杰等研究人员所从事的中药炮制研究课题,是通过对炮制历史
沿革、古今有关文献的研究,了解部分中药自古以来的炮制变化过程,从前人的
经验中寻找有益经验,并参阅建国以来有关中药炮制研究文献及炮制科研成果资
料,结合中医的临床用药经验,确定研究指标和研究起点。他们还采用生药鉴定
方法,以药典或部颁标准收载的正品及道地药材为研究材料,在工艺研究方面进
行净制、切制、炮炙工艺及技术参数、关键技术等研究。
  为了提高饮片的质量,研究人员采用我国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作为平行对照,
以化学、药效、毒理等多项指标进行筛选,优化炮制方法。如采用正交设计法确
定最佳工艺技术参数,并到中药饮片厂进行中试生产验证。最终在此基础上制定
了芫花、延胡索、补骨脂、枳壳、炮天雄、丹皮、制南星、赤芍、大黄、白前10
种中药饮片16个炮制规格的具体炮制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
  毛淑杰告诉记者,在他们研究的10种中药饮片中,有的研究确定的是新工艺。
这就需要证明新工艺确实先进科学,比旧工艺好。因此新工艺都是经过包括化学、
药理、药效和毒理等十几个指标筛选出来的。比如盐补骨脂的炮制工艺,在传统
记载的多种方法中有一种是用水浸5天,再用盐水炒。后人将其简化,不浸水直
接用盐水炒。课题组经模拟实验后发现,先用水浸、晒干,再用盐水炒,比直接
用盐水炒药效成分增加了2~3倍。原因是有一种成分(邻苯三酚)随着水浸的时
间增加而增加了。研究表明,这种新工艺可使制品疗效增加。再比如,熟大黄历
代炮制方法有十多种,目前沿用的是酒炖、酒蒸,新工艺改为酒高压;制南星历
代有用七八种辅料、50余种炮制方法,目前沿用姜矾煮制法,但煮多少时间没有
规定。新工艺改为白矾冷浸,并且制定了技术参数。总的来说,这些新工艺可操
作性强,温度可控,省工时,简便易推广,同时饮片质量提高了。
  毛淑杰说,实验证明,有些中药饮片的传统炮制方法具有科学性。如:醋制
芫花、蜜炙白前、大黄炭、枳壳、丹皮、赤芍、延胡索等。对于这些中药饮片,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确定了它们各自的工艺技术参数,提高
了可操作性和饮片质量的稳定性,使老工艺提高了。像醋制芫花、蜜炙白前,规
定了辅料用量怎么加、什么时间加。这些在过去都没有规定,现在更规范了。优
选出的传统工艺,也都具有省工、省时、节省能源、辅料及减少生产损耗等优点。
不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效成分,而且提高了饮片质量。
  据毛淑杰介绍,他们通过研究,还解决了炮制关键技术,引进了“全浸润”
的概念。原来药材浸润加水量很多,浸润后多余的水就被丢掉了,有效成分损失
很多。“全浸润”即指使药材浸泡至能切制的程度,达到“药透水尽”。其关键
技术是:掌握加水量、浸润时间、加减压力和时间。他们采用回转式浸润罐对大
黄、赤芍、枳壳、丹皮等4种中药进行浸润工艺的研究,优化了压力、时间等工
艺技术参数,解决了切制工艺中关键的软化技术,并通过中试生产证明,该工艺
可行,饮片质量稳定,在减少药效成分流失、降低成本、减少“三废”处理等方
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先进的浸润工艺,在中药炮制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
景。
  ■设备及辅料亟待规范
  在记者采访中,毛淑杰还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饮片炮制设备研制工作。
她说,开展饮片规范化研究要先规范设备,小实验的设备与大生产的设备要对应
起来,工厂所用的设备也要达到全国统一。因为炮制投药量不同,工艺技术参数
变化很大。
  目前,毛淑杰等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炮制辅料药用标准研究。她说,炮制用辅
料比例很高,从1誜0.1~1誜3不等,而酒、醋、盐、姜、蜜、麸等,目前都没有
中药辅料药用标准,来源无法控制。所以,急需规范炮制辅料,制定药用标准,
从而使执法部门和生产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便于生产操作。
   本报记者 熊昌彪


作者: 2006-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