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美利用肺移植鼠模型进行同种异体移植物耐受研究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Aris博士及其同事在近期出版的《胸腔》杂志上刊文指出,在发生慢性排斥的肺移植鼠模型中,联合应用供体特异性输注技术(DST)和抗CD154单克隆抗体治疗,可诱导其对移植器官的长期耐受。Ari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利用医学模型诱导产生移植器官耐受性的研究将是移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前,研究人员试图使宿主确信这些新移植......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Robert M.Aris博士及其同事在近期出版
的《胸腔》杂志上刊文指出,在发生慢性排斥的肺移植鼠模型中,联合应用供体
特异性输注技术(DST)和抗CD154单克隆抗体治疗,可诱导其对移植器官的长期
耐受。Ari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利用医学模型诱导产生移植器官耐受性的研究将
是移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前,研究人员试图使宿主确信这些新移植物实际上
就是其自身器官的研究意义已远远胜过常规使用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疗效。
  供体特异性输注技术可使宿主只对移植器官带有的外源性蛋白产生耐受性,
而非所有增加感染风险的外源性蛋白;而抗CD154单克隆抗体治疗则能破坏T细胞
的活化过程。这种联合治疗在非肺移植模型中已被证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免疫耐
受诱导方案,包括胰腺、心脏和皮肤移植等。
  研究人员指出,在慢性排斥的肺移植鼠模型中,采用供体特异性输注技术与
抗CD154的联合治疗,可显著延长组织学上完全不相容的气管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100天),且不需施以免疫抑制治疗。
  Aris博士说,令人惊讶的是,实验结果显示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大大超出了人
们的想象,以致需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研究。这种DST/抗CD154单克隆抗体的
联合治疗并不是以相互嵌合的方式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外周机制诱导产生移植耐
受作用。其中,外周机制包括显著降低细胞毒素的T细胞活性(p<0.001)和显
著提高CD4+和CD25+细胞水平的占有比例(p=0.03)。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就该治疗策略进行修正实验,以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
求。研究人员在近期的研究中对移植手术7天前的实验动物进行了相关处理。Aris
博士对此解释说,实际上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发生的,因为捐献的器官供体只
能在移植手术前的几个小时内才能获得。因此,研究人员必须考虑这种治疗能否
更贴近于实际的临床移植手术,目前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
   (饶伟 文仪 编译)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