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人体器官能在体外“种”出来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福建讯将不同的细胞“种”到支架材料上,就可以“种”出不同的器官,用来治疗皮肤烧伤、骨骼病缺损等人体组织器官的病缺损。据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张其清教授介绍,他们利用从贝类、螃蟹壳、虾壳等海产品中提取出的壳聚糖与其他天然材料复合,制成多孔性、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医用组织......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福建讯 将不同的细胞“种”到支架材料上,就可以“种”出不同的器官,用来治疗皮肤烧伤、骨骼病缺损等人体组织器官的病缺损。由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近日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主要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张其清教授介绍,他们利用从贝类、螃蟹壳、虾壳等海产品中提取出的壳聚糖与其他天然材料复合,制成多孔性、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医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用从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提取出的细胞,在体外构建出具有生命功能的组织器官,再植入到体内,用于病缺损部位的修复治疗。
他说,如果把支架材料比做“土壤”,组织器官的细胞比做“种子”,把不同的细胞种到支架材料上,就可以“种”出不同的器官来。这一技术可用于皮肤、软骨、骨头、肌腱等组织器官的体外构建。
据介绍,人体组织器官的病缺损治疗通常采用器官移植或重建手术,厦门大学的这一新技术被认为是继组织器官移植以及重建手术之后,治疗病缺损组织器官的第三种手段。
目前,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已制备出了复合型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和组织化人工皮肤支架材料,在体外构建了组织工程化的组织器官,并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在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研究证明,其具有创面炎症反应轻,抗菌性强和组织相容性好,并能促进创面愈合等优点。
(谢秉源 周去非 王瑛慧)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