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与诺贝尔大师共进午餐”——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走廊、食堂、电梯里,你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所长、主任和学生们谈笑风生,平等交流,他们甚至可以为某个科研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没有论资排辈,不讲长幼有序,即便是来讲学的诺贝尔奖得主,也乐意享受同等待遇———与大家在食堂共进午餐,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大师讨论交流的机会。......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走廊、食堂、电梯里,你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所长、主任和学生们谈笑风生,平等交流,他们甚至可以为某个科研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平等、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没有论资排辈,不讲长幼有序,即便是来讲学的诺贝尔奖得主,也乐意享受同等待遇———与大家在食堂共进午餐,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大师讨论交流的机会。  

  难怪许多外籍专家参观之后,发出由衷感慨:“我感觉到你们的学生把在这里工作,看成是莫大的荣誉。”  



  从洗涮工变成实验员  

  “在我们所里,有个初中辍学的洗涮工,每月600元工资,后来帮助实验室做一些技术工作,薪水加了200元。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勤学肯干,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完全可以胜任一个高级实验员,工资又加了200元。”所长王晓东向记者举这个例子,无非是说明,中国很多科研单位不缺人,关键在于缺乏发掘人才潜力的成长空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嫁接”了中外各自的特点,王晓东给出了这样一个加法:西方的效率和宽容精神+中国优质的人力资源和人性关怀。  

  中国的学生质量好,肯吃苦,这是吸引很多海归来所建立实验室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所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中,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科研人才,并在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学研共建的新路子。  

  “研究生最怕被人耽误,成为导师的长工”,谈到研究生教育,王晓东更强调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知识只是肉,不是骨架,我们要教学生的是了解知识从哪里来,并如何鉴别这些知识。”他们尤其欣赏并鼓励有独立思想,能提出质疑甚至挑战权威的学生。  



  花季在这里绽放  

  “也许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中,可以练就一身‘绝世的武功’。”  

  北京师范大学的宋冰初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还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依依不舍,但在此经过一番“修炼”之后居然入迷了,“会为每天能够去实验室而兴奋不已,充满斗志”,而六周实习结束时,她为即将离去而“感到失落”。  

  让宋冰迷醉和留恋的,是生科所一项为期六周的“暑期学生训练计划”项目。  

  为了培养和训练大学本科在校生和高中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现代实验技能的兴趣,生科所每年暑期都会从全国部分高校和中学的数百名报名学生中,筛选数十名学生走进实验室,由专人负责指导,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从拟兰芥的抗逆生理、水稻的杂交优势,到小鼠的嗅觉、果蝇的行为、线虫的发育……这些怀揣梦想的青少年不仅能够接触到基础科学的最前沿,与科研人员一样参加各种学术和文体活动,还能与科学家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六周下来,复旦大学医学院贲海静的最大感受,就是“突然发现高深的专业文献变得平易近人,枯燥的专业英语就在日常生活里,论文选题就在自己的实验中”;中国农业大学李姗最大的收获,则是“有幸近距离接触了‘传说中’国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界的巨擘,有疑惑就问,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问题‘傻’”;而对于武汉大学陈小帆来说,习惯了每周四个下午的工作进展报告、习惯了中午一点去学术报告厅听系列研讨,还有周五的“英语日”以及所里大型年会和不定期系列讲座……  

  正是这些经历,让莘莘学子们与真正的科学零距离“亲密接触”。
作者: 2007-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