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论文问鼎《自然》的秘诀在哪里?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6月9日一大早,中国农科院的许吟隆研究员拎着行李赶到中科院图书馆,虽然第二天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虽然赶晚班飞机很辛苦,但他依然坚持在这里听了一天的报告。“我有一篇论文已经基本成形,正打算投稿提交,今天的报告对我很有帮助,这一天的时间非常有效率。的确,“如何让您的论文问鼎《自然》系列期刊”———仅仅是......

点击显示 收起

        6月9日一大早,中国农科院的许吟隆研究员拎着行李赶到中科院图书馆,虽然第二天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虽然赶晚班飞机很辛苦,但他依然坚持在这里听了一天的报告。“我有一篇论文已经基本成形,正打算投稿提交,今天的报告对我很有帮助,这一天的时间非常有效率。”  

  不仅仅是许吟隆,当天与会的300余名听众也有同感。的确,“如何让您的论文问鼎《自然》系列期刊”———仅仅是这个主题就足以吊起每一个做科研人的胃口,更何况此次来华参与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都是自然出版集团重量级的人物———《自然》杂志总编辑菲利浦·坎贝尔(PhilCampbell)博士、自然出版集团亚太区总裁斯温班克斯(Swinbanks),以及《自然》系列学术刊物的多位资深编辑。毕竟,让自己的论文问鼎《自然》系列期刊,差不多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这样的研讨会可以帮助他们离梦想更近一些。  



  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同于大多数与会者关注自己的论文如何发表,更关注如何提高中国的学术论文水平,提升中国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科学的实力。对于这种愿望和梦想的实现,也许来自另一种视角的观察和评判会有不小的帮助。  



  中国的论文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吗?  



  此次《自然》出版集团来华,不仅举办系列研讨会,为中国的科研人员详解其主要学术期刊,帮助解决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碰到的技术性问题,同时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即启动旗下一个新出版物、名为《自然中国》(Nature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自然》杂志总编辑坎贝尔博士介绍说,《自然中国》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最优秀的科学成果,网站编辑每周筛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成果,并为这些成果撰写摘要和评述,帮助全球科学家和科技政策决策者搜寻来自中国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一位北大教授介绍,《自然》出版集团已经多次来华搞这样的研讨会,涉足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主要科研院所集中地,还直接进入各个大学、研究所。“应该说,这两年中国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是吸引他们来华的重要因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科学网》的主编赵彦这样评价这一现象。  



  的确,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共发表15万篇科学论文,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发表科学论文的国家,位居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来自中国的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增加了10倍。  



  《自然中国》新任主编张文浩博士,在介绍《自然》出版集团创办这份期刊的缘由时也指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为93.6万,仅次于美国的130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研发投入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科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显示出问题的另一面。自然出版集团亚太区总裁斯温班克斯说,中国科学在最近10年快速发展,不可忽视,但应注意数量和质量的平衡。最近几年,投向《自然》系列期刊的中国论文数量虽有增加,但总量仍然很少,且接受率也比较低。比如,在2003年和2004年,来自中国的论文投稿数量分别是693和788,而美国分别是10920和12389;来自中国的论文接收率分别为1%和2%,而美国是10%和12%。  



  语言不是主要障碍  



  对于中国论文被顶级学术期刊接受率低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是由于语言障碍或对这些期刊的评审机制不太了解导致的。  



  “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否则,这样的研讨会也就没有必要开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不仅作为嘉宾到会,还以一个普通科研人员的身份认真地参加了全程的会议,虽然第二天还要出访,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他告诉记者:“从更高的视角看,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中国学术论文水平的提高。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更需要用学术观点和科学的数据来说话。”  



  据悉,由于语言等技术性因素,有75%的中国论文不能在国外发表,封闭的圈子限制了中国论文为世界所知、所引用,从而影响了中国科学家的显示度。  



  “在这一点上,你们可以向日本学习。”斯温班克斯告诉记者,20年前,日本每年只有大约30篇论文在《自然》上发表,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了不止10倍。造成这一变化的,除了自然集团的一系列推介活动外,他们自己也聘请了英语好的专业人员为学术论文进行语言加工。“我们启动《自然中国》网站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编辑将每周筛选来自中国最优秀的论文加以介绍,目前每周介绍的6篇论文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等。”  



  会不会因为编辑个人的好恶或其他非科学因素而影响了论文的接受呢?坎贝尔认为,《自然》的编辑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学科的专业背景,自己首先就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职责就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寻找最优秀的论文。同时《自然》还有着一个科学的机制保证好的学术论文不会被埋没。  



  坎贝尔介绍了《自然》大致的评选机制:编辑首先决定这篇论文到底有多少分量,这个决定要在几天内就完成,如果分量不够,就直接拒绝,每年全球大约有1万篇论文提交,我们当即否决掉60%—70%;此后我们请雇用来的专业评审团进行评估,大约3个左右,都是专业领域的专家,评审通过率大约是20%;在听取评审团意见后我们再否决大约2000—3000篇,最后只剩下1000篇发表,最后的总发表率是10%。“决定论文能否被接受,关键在于其科学价值。”  



  跟踪研究永远做不出顶尖的学术成果  



  当记者让斯温班克斯对来自中国的论文做一个评价时,西方人特有的坦率让他直陈现状:“中国的学术论文,这10年来,在数量上的增长是惊人的,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论文发表量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且与英国和日本相差不多。但从质量上看,就不如数量提高得那么快了。以我了解的情况,来自中国的论文中大约有10%是比较高质量的,其中,可称得上优秀的大约只有1%。”  



  坎贝尔也认为,中国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必定有一些方面的科学在迅猛发展。这个时期产出的科学研究,可能不一定有很重大的科学影响,但是会有很重大的实际效益,这是很正常的。但要想在科学上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一定要注重有长期效益的基础研究。  



  在此次研讨会上,《自然》方面提供的另一个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虽然在论文发表数量上,中国比韩国高出4、5倍,但在论文的影响力和引用率方面,中国还略低于韩国。  



  对此,有中国学者认为,要发展地看问题,数量的增加是质量提高的基础,现在数量增长了,将必然带来质量的提高。  



  “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数量的增长不必然导致论文水平的提高!”对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学者张曙光明确表达了不同意见,“目前中国的科研体制,还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研究的环境。国内大都是跟踪国外的研究,很少有自己独创的理论提出,在基础研究领域,跟踪别人永远出不来顶尖的学术成果!”  



  张曙光告诉记者,这几年经常回国来讲学、搞合作研究,对国内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不少项目立项评审时,要看国外有没有此类研究,如果太新奇了,国外都没有就不敢立项,怕钱打了水漂。可是如此这般,谈何自主创新,如何做到领先呢?”  



  张曙光认为,问题的症结既有体制上的,也有中国教育的问题,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中国的年轻学者注重眼前的短期实效,没有耐心做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在这一点上,坎贝尔也有着相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目前不少项目要求科学家把目光放在短期实际收益上,缺少对长期研究的鼓励。有一些科学家面临的压力就是迅速出成果,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危害的。文化应该培养一种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基础科学必须享有自由,不应该承受太多的压力。不是论文发表越多,学术成就就越高,中国应改变这种评价体系。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共发表15万篇科学论文,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发表科学论文的国家,位居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来自中国的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增加了10倍。  



  然而,伴随中国论文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尽如人意。据悉,投向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系列的中国论文数量虽有增加,但总量仍然很少,且接受率也比较低。比如,在2003年和2004年,来自中国的论文投稿数量分别是693和788,而美国分别是10920和12389;来自中国的论文接收率分别为1%和2%,而美国是10%和12%。
作者: 2007-6-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