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纳米级药物“远程火箭”是怎样研制的--小记梁伟和他的团队

来源:新华网
摘要:携带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的纳米级“远程火箭”,经过静脉注射直接命中并深入肿瘤细胞……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能够部分“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这是近年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尤其是纳米药物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个药物“远程火箭”是怎样锻造的。”组装成功药物“远程火箭”的中科院生物物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携带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的纳米级“远程火箭”,经过静脉注射直接命中并深入肿瘤细胞……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能够部分“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  



        这是近年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尤其是纳米药物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个药物“远程火箭”是怎样锻造的?它对肿瘤治疗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意义?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我就是搞药的”  



        “我就是搞药的。”组装成功药物“远程火箭”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说。  



        翻看履历表,从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到沈阳药科大学,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东北大学药物科学系,这位40岁出头专家的学习和工作生涯都离不开一个“药”字。  



        “蛋白质和多肽药物是国际研究的前沿。”2003年底,梁伟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与组建国内第一个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攻方向开展相关研究。  



        在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支持下,梁伟和他的团队的研究工作“兵分两路”:一路是筛选和确证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一路是研发基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新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  



        3年多过去,梁伟和他的团队小有成绩: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揭示了肿瘤发生的新机制,提出了防治肿瘤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有成果转化吗?”对于这样国立研究所的专家,记者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问。  



        “已经有一个转化了,转化了100万元。”梁伟心直口快。  



        科学往往意想不到的简单  



        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的输送载体,使药物能够准确“直捣”黄龙府,更为有效地打击甚至是消灭肿瘤细胞,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  



        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伴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载体将治疗药物注射进人的血液,从而带到肿瘤“病灶”部位,成为国际上不少科研小组的科研课题。  



        “一开始,我们试着用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去包裹其他药物,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梁伟说,“我们探索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试一试传统化疗药物阿霉素。”  



        科学往往意想不到的简单。当其他科研小组忙于用有机溶剂去溶解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时,有一天,梁伟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试试用水呢?”  



        科学家们尝试着把粉末状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溶入水中,这种物质和阿霉素迅速融合,自动组装形成了一种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  



        “这种载体能携带化疗药物穿越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部。由于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细胞的‘好坏’,因而不仅有效增强了药物的抗肿瘤效果,而且降低了毒性。”梁伟说。  



        电子显微镜下,放大60多万倍、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呈现圆球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成为攻击肿瘤细胞的强大武器。  



        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尽管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梁伟对此很清醒:“现在我们还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他表示,目前这种纳米载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同时,此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肺癌。今后我们还要针对肝癌乳腺癌等更多癌症种类,我们正在建立相关的动物模型来考察其效果。”  



        “纳米药物是一个极富挑战和充满机遇的领域。”梁伟表示,“现在纳米药物由于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很难批量生产,我们的这一技术非常简单有效,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我们的论文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发表后,有很多国际同行来索要稿件。”梁伟说,“在纳米药物领域,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时间很紧迫。”  



        “关于纳米药物在细胞内及体内如何运输,导向性输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纳米药物的结构和组成如何增强药物效应等科学问题至今仍很不清楚,回答这些问题对推动纳米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梁伟说。  



        纳米药物前景广阔  



        卫生部最新的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致死病因。而传统化疗药物往往“不分细胞好坏”通吃,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纳米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上显示出特有的效果,有望成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2年以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组织和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纳米生物医药计划。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于2004年正式成立纳米科技攻克癌症的联盟,该联盟将得到为期5年共计1.443亿美元的启动资金,用于资助以纳米科技为基础的抗癌药物研究。  



        目前,纳米药物已成为国际纳米科技和生物医药研究的热点前沿领域,我国科学家也在这一领域不懈努力,并取得一些进展和成果,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已获准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抗体标记的磁性纳米粒也已经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但总体来说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研究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从源头创新上讲,纳米药物的开发比新药筛选对我国医药行业来讲更具有实际意义。这是因为纳米药物的开发周期相对较短、资金投入少、风险低。”梁伟认为,发展新型纳米药物将是产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源泉。  



        据介绍,目前梁伟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就新型纳米载体的相关机理进行研究。
作者: 2007-7-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