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科研:不以成败论英雄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这是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主管部门、科研单位以及鉴定专家三方是一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我国,科研鉴定的最终结果大致分三档:国际领先、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然而,业界有一条人所共知的潜规则是,在科研鉴定中,“国内先进”属于最低档次,几乎没有“失败”一说,换而言之,最差的也有“国内先进”保底。而......

点击显示 收起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个道理没有人不明白。然而,有科技人员反映,在我国从事科学探索工作,实际上只能言说成功,不能言说失败。这是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主管部门、科研单位以及鉴定专家三方是一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我国,科研鉴定的最终结果大致分三档:国际领先、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然而,业界有一条人所共知的潜规则是,在科研鉴定中,“国内先进”属于最低档次,几乎没有“失败”一说,换而言之,最差的也有“国内先进”保底!这样的现象实在是有违科学研究的规律。其实,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即便是经过努力的失败,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成功的,积累了各种经验,而且可以让后续者不必再走弯路。而现行的科研成果鉴定缺乏“失败机制”,只以成败来论英雄,其最终反而会滋生弄虚作假,导致营私舞弊,最终阻碍科学的发展。
  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真正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其实更为重要。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LanLeslie在去年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就曾表示,“科研创新不同于种庄稼,不是每天辛勤地去做同一件事情就会有结果的。逼着科研人员勤奋工作只会使他们感到不自由,宽容则反而令他们思如泉涌。”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了现行机制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并从各方面积极着手改进!
  2003年《解放军报》曾报道,兰州军区某团为主动请缨承担“车辆故障诊断系统”科研攻关项目、历时一年以失败告终的修理所士官李前记三等功。从中,我们看到了部队为科技创新人员卸下思想包袱的态度!
  今年6月,《湖南日报》报道,200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成瘾性镇痛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其评价》的7位研究人员历经两年多努力,项目以失败告终,但仍然获准结题,这是湖南省首例未取得预期研究成果而获准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中,我们看到了主管部门对科技创新人员的鼓励!
  在不久前,浙江省也出台了一项新政策,规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即便因不可抗拒因素未获成功,也能得到有关部门给予的一定经费补偿。从中,我们看到了政府为科技创新人员给予的最实惠的支持!
  就在前天,新华社的一条消息称:正在审议过程中的我国“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首次在立法上体现了“宽容失败”的态度。
  我们衷心地期盼,有更多更好的营造良好科研环境的举措能陆续出台,切实地让“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再只是一句空话!
   (天白)
作者: 2007-9-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