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自然》聚焦深圳

来源:晶报
摘要:在本届高交会多姿多彩的高新技术展示活动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活动是全球顶尖的科技杂志《自然》(Nature)举行了“聚焦深圳”首发式。《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亚太地区行政总裁戴维·斯温班克斯说,“这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城市走进《自然》的视野,相信世界各地的人们将随着《自然》杂志的传播力,记住深圳,记住这......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本届高交会多姿多彩的高新技术展示活动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活动是全球顶尖的科技杂志《自然》(Nature)举行了“聚焦深圳”首发式。



《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亚太地区行政总裁戴维·斯温班克斯说,“这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城市走进《自然》的视野,相信世界各地的人们将随着《自然》杂志的传播力,记住深圳,记住这个独特的、富有科技创新力的新城的名字。”



创刊于1869年的《自然》杂志,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性科技杂志,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研究突破,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论文都首先发表于《自然》上。从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研究,到1953年划时代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再到1998年RNAi的发现(2006年诺贝尔奖),例子不胜枚举。现在该刊以20页的篇幅报道深圳,讲述深圳“从小渔村到高科技发动机”的故事,究竟为了哪般?这个报道行动是怎样展开的?



伦敦餐馆的第一次接触



故事从2004年夏天伦敦的一家餐馆开头。深圳市大学城的几位学者到英国访问,期间接触了很多英国学术界的同行,与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接触也是其中的活动之一,因为秋季要在上海和深圳举办“自然中国之声—与时俱进的中国科技”论坛,在癌症治疗领域成就卓著的华裔学者何大一是嘉宾之一。



不知是什么事触动了张宝泉的心弦,他说出能否让《自然》杂志整体报道深圳的念头。现任深圳市教育局长的张宝泉当时是大学城的负责人,也是那次访英学者代表团的团长,他的这句话让同行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马辉教授拨了戴维·斯温班克斯的电话,于是他们在伦敦的一家餐馆会面。



“那是我真正认识深圳的开始。”戴维·斯温班克斯告诉晶报记者,“我在《自然》杂志工作20多年,是驻亚洲的科学记者,与清华、北大的科学家有很多接触,马辉先生是其中之一,他当时是清华大学外办副主任,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我印象中的深圳只是一个加工厂,一个出口贸易活跃的城市。但在伦敦的餐馆里,他们告诉我建立了大学城,而且中国最著名的清华、北大设立了研究基地。我对深圳产生了探究的好奇。”



对于报道深圳,已升迁为《自然》杂志出版集团亚太地区总裁的戴维·斯温班克斯并没有承诺,只是说《自然》新设了“聚焦”这个栏目,反映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科技发展情况。要报道,必须在实地考察后才能作决定。



《自然》提出报道要求



2004年10月,参加深圳举行的“自然中国之声”论坛的戴维·斯温班克斯对深圳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我真的感到惊讶,深圳哪里是加工厂?深圳是拥有华为、中兴等大企业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是拥有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研究基地,我首先想起的就是硅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小渔村演变成高科技产业区,简直不可思议,而且似乎是中国城市中最独特的发展模式。”他说,“我觉得很多外国人和我一样,都不知道真正的深圳是什么样,在全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知道深圳的更是微乎其微,这需要科学媒体来介绍。”



但是,将原创性和基础性研究作为报道重点的《自然》杂志,还是没有随便派出记者。“从2004年到现在,我来了深圳7次,与各方人士进行交流和会谈,深入了解情况。”戴维·斯温班克斯说,“你知道,在基础研究中没有出色的成绩,我们是不敢贸然得出‘科技城市’这个结论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城市的地基。”



直到2006年,深圳科学家终于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基础性研究论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黄来强教授和深圳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首席科学家刘仲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6月22日出版的《自然》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传粉:兰花的自发授精策略》,旋即在《科学》、《国家地理》、《新科学家》等科技期刊和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大众媒体报道。一篇论文的发表,让《自然》杂志相信深圳市不仅有基础科学研究,而且水平不低。



去年冬季,《自然》杂志派出一名记者,就是否进行“聚焦深圳”进行前期采访,并写出详实的报告。12月间,《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戴维·斯温班克斯和另一位高管专程来深圳访问,与市领导和科技局负责人进行会晤,提出报道要求。



并不轻松的决定



与报道科技动态和发布研究成果不同,《自然》杂志要对深圳进行整体性报道,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但同时,《自然》杂志明确告诉深圳市科技局,他们具有独立的报道采写权和报道权,报道内容不受政府立场的影响。



让世界顶尖的科技杂志报道深圳,让全球科学界认识深圳,不仅有利于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大批海外学者来深圳发展,让世界高科技企业来深圳拓展,符合市领导提出的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出路的“走出去”的战略。“不过,当人家真正提出报道要求后,我们又很犹豫,因为人家从采访到报道内容上都要求独立,我们无法控制。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对报道效果究竟如何心存疑虑。”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副局长周路明说。



《自然》杂志也是第一次“聚焦”中国内地城市,对各项准备都很严谨甚至苛刻,每达成一项合作意向,都要签署法律文书。这与中国国内的行事方式大不相同。双方观念和做事方式的差异,导致合作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自然》杂志对深圳的“逆向创新”实践、制度创新先于科技创新等特征很难理解,而深圳对《自然》杂志的某些立场也有所保留。这种磨合到今年6月份还未完成,以致深圳尚未确定是否支持《自然》进行“聚焦深圳”的报道计划。



也是在这紧要关头,市科技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周路明到美国南加州大学参加“都市计划”培训班。他一方面通过电话电邮同国内商榷与《自然》合作的进展,一方面与海外学人进行广泛接触,征求意见。“中国在美的学者都说,应该予以支持,要从宣传观念转变到传播理念,用世界通行的话语体系为深圳增色添光。”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黄来强教授已经受《自然》杂志委托,进行深圳图片拍摄工作。关注此事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教授,在参加完“达沃斯论坛”后向市领导和科技局递交了一份报告,阐述用国际科技杂志提升深圳高科技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要清楚支持《自然》进行报道的目的不是对内宣传,而是给世界看的,要让世界知道深圳已经是一个高科技发动机。”所有这些意见都反映到市领导那里,最终决定给《自然》杂志予以支持。



600封电邮影响报道立场



决定给予《自然》杂志支持,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按照市领导的要求,要尽量影响《自然》杂志准确地报道深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和具体承担接洽业务的深圳市天盛弘泰信息公司,首先找来《自然》杂志以前报道过的“聚焦”案例,比如“聚焦香港”、“聚焦意大利”、“西班牙的复兴”、“脑海中的佐治亚州”等,翻译成中文仔细研究,试图从采访对象确立、时间安排和出版等各个环节影响《自然》杂志的报道立场,以准确而公允地展示深圳的整体风貌。



“从确定报道主题,到推荐采访对象,再到陪同采访,进行出版合作,我们先后有600多个来回的电子邮件往来,文字量远远超过报道的文字量。”周路明说,“还好,我们在没有干预他们采编独立性的前提下,比较成功地影响了他们的报道思路,从刊发的文字看,没有事实差错,比较积极、公允。这也启发我们,对待境外媒体的报道,只要坚持不懈,还是可以影响他们的报道思想的。”



但是,施加影响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自然》杂志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中国术语如何翻译成英文而不失原意,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出版中英文两种版本时,《自然》杂志把英文版稿件交给深圳,深圳翻译成中文后,《自然》杂志再请香港的专业人士翻译成英文,看中文表达是否完全符合报道原意。这一流程中,深圳方面对英文表达中不准确的用语加以校正,双方在争论中最终保证了报道的客观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一周采访60余人



在深圳决定支持《自然》杂志的“聚焦深圳”报道项目后,《自然》杂志旋即从全球抽调4名记者,于2004年8月下旬来深圳,深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进行采访。



《自然》杂志的记者本来是一些科学工作者,有些是大学教授,兼职《自然》杂志的特约记者,以保证高水平的内容。从日本、印度等地抽调的记者到达深圳后,每天都要采访很多人,从蛇口到盐田,再从华为通讯赶到中兴通讯,一个人在一天时间内完成采访,根本没有吃饭时间,在路途上买一份麦当劳在车上用餐,以确保准时到达访问地点。有位担任翻译的深圳人说,“我从来没见到如此敬业的记者,他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干起活来认真严谨,好像不知疲倦。”



采访组组长是《自然》杂志亚太地区记者站站长大卫·齐拉诺斯基,他是第一次到深圳。他简直不相信这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城市拥有如此多高科技企业,深感世界上很多人对深圳的印象还停留在10年、15年前。他是“聚焦深圳”主报道的执笔者,提要中就开宗明义地说,“曾是一个落后小渔村,现已是中国最富庶城市之一:深圳的未来如何?”一个提笔便展望未来的人,一定是对这个城市充满信心的人。



从印度调来的记者阿达什·桑德胡也是第一次到深圳,在华为公司采访时,他看到庞大的数据中心,说这简直就是星球大战的拍摄现场,其中蕴含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秘密。他很想重笔写华为,但杂志的要求是几百字,于是在报道开头便写上他充满兴奋之情的结论:“从一家小小的产品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电信巨头,这家受尊敬的深圳企业呈现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秘密。”他说他将把采访到的很多素材加以整理,在能够发表长文的杂志和期刊上介绍深圳。



《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戴维·斯温班克斯告诉记者,“这只是开头,我相信更多的人会了解真正的深圳,更多的国际媒体将聚焦深圳。我的同事在采访完深圳后都说,外界对中国对深圳的认识和了解其实都很浮浅,这里潜伏着创新和创造财富的勃勃生机。”



一期报道牵动全球



《自然》杂志20页的“聚焦深圳”报道,可绝不是一两个高管、三四个记者所能完成的,斯温班克斯向晶报介绍说,“单就从《自然》杂志方面看,这个报道的制作可以说牵动全球。”



从他提供的制作人员名单看,其中有伦敦总部的文字编辑、图片编辑,香港的项目经理,日本、印度的记者,澳大利亚的编辑顾问,华盛顿的专栏编辑,深圳的业务指导等。“从这期报道的合作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国际化操作,什么叫24小时工作。”深圳市科技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从深圳方面讲,为了帮助《自然》杂志完成采访,所有被列为采访对象的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也是从各地赶赴深圳。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刚从香港过境,便到了约定的采访时间。比亚迪公司总裁王传福接受采访后和记者一道出门,去参加新的活动。



以“深圳速度”冲刺高交会



今年8月底完成采访,要把“聚焦深圳”首发式搬到10月举行的第九届高交会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市科技局和《自然》杂志都下决心用“深圳速度”冲刺高交会,借这个“中国第一科技展会”把聚焦深圳报道的效果扩展到最大。



在一月时间内,《自然》杂志完成了英文版的定稿和版面设计,在9月27日出版。但同时,他们也和深圳方面合作,将“聚焦深圳”报道出版中文版,以便在高交会上给中文读者阅读。负责印制业务的深圳市天盛弘泰公司经理说,他过去两个月基本没管公司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聚焦深圳”的联络和中文版印刷上。“真是好险,9月30日那天,中文版的终极版确定后传到香港《自然》杂志办事处,在香港制作好菲林送到深圳后,发现拿错东西,只好回去重取。还好,在下班前他们把菲林送到了,我们立即赶往印刷厂。试想,要是差几分钟,人们去度黄金周假期了,哪能在高交会上拿出来。”有意思的是,当高交会开幕式烟花升天时,这位经理的儿子正好在医院呱呱落地。



高交会开幕了,深圳闯进了世界顶级的科技杂志《自然》的视野,这个城市的高科技形象和业绩会随着杂志的影响力,给全球科学界留下新的印象。但这20页报道和文稿,却历时3年,涉及了很多的人,的确来之不易。



“聚焦”专题是报道深圳的开始

访《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亚太地区总裁戴维·斯温班克斯



晶报记者陈冰



在本届高交会上,历史悠久、全球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进行了“聚焦深圳”首发式。“聚焦深圳”是9月27日英文版《自然》杂志的特刊,向读者介绍了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巨变。



为了让中文读者了解内容,《自然》将这部分内容抽出来出版了中文版特辑。前来参加首发式的《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总监、亚太地区总裁戴维·斯温班克斯日前接受了晶报记者独家专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致《晶报》读者



自然出版集团很高兴能在《自然》杂志上推出20页的《聚焦深圳》专题。深圳引人注目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既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就,也包括基础研究的加强,例如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以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基础研究工作。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刊登更多来自深圳的研究成果。戴维·斯温班克斯



晶报:《自然》杂志为何选择了深圳?



斯温班克斯:深圳是《自然》杂志特别聚焦的第一个中国内地城市,我们选择深圳是因为这里发展模式非常独特,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高科技产业和研究方面的成就带给人的简直就是惊讶。



但是很多国家和地方的人,特别是科学界,并不知道中国有个深圳,有深圳这么一个科技型城市。有些人知道的深圳,也是过时的深圳还把深圳当作一个加工科技含量很低的如玩具、服装之类的城市。所以我们有兴趣向世界科技界介绍我们的发现。



晶报:人们印象中的《自然》杂志是高端学术期刊,其中也有科技报道吗?



斯温班克斯:《自然》的确非常注重原创性和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性研究,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论文就是率先在这里发表的。



但是《自然》不是一个专登论文的期刊,而是同时报道和评论与科技相关的重要事件、问题及趋势的杂志,在全球拥有广泛、高层次的读者群,影响力很大。



我们近年来在《自然》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新栏目叫“聚焦”,深度介绍报道过世界上在科技研究和产业上发展势头好、潜力巨大的新兴都市和地区,以便为科技界认识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的佐治亚州、得克萨斯州,中国香港等都被介绍过,今后还会介绍更多在科技创新和研究上富有特色的城市和国家。



晶报:是什么事直接引起《自然》的兴趣来报道深圳?



斯温班克斯:这与我的个人体验有点关系。我在《自然》杂志工作20多年了,过去是亚洲地区的记者,与北大、清华等中国高校的学者们保持着良好关系。我知道深圳,上世纪90年代也来过深圳,但记忆中的深圳是一个经济热地,但不是科学圣地。



2004年在伦敦接触到深圳大学城的学者,他们说北大、清华、哈工大都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让我非常好奇。当年参加深圳举行的一个学术论坛,发现深圳简直和自己印象中的深圳完全不一样,高科技产业林立。我想应该通过客观的报道让人们知道真正的深圳是怎样的,但这个报道方案从计划到落实花了3年时间。



晶报:一次来访就能把握住深圳的特色吗?



斯温班克斯:当然不行,从2004年到现在,我到深圳访问了7次,就是现在我也不能说就真正认识了深圳。“聚焦深圳”只是《自然》杂志报道深圳和深圳科研动态的开始,我相信随着我们的认识加深,随着深圳学者的研究成果增多,《自然》杂志上会有更多有关深圳的报道。



晶报:在《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或研究成果容易吗?



斯温班克斯:不是很容易。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2003年《自然》对中国学者论文的刊登率是0.8%,英国是8.6%,美国是7.6%;2004年的论文刊发率中国是2.1%,英国是7.6%,美国是8.4%;2005年中国是1.3%,英国8.5%,美国8.3%;2006年中国是0.7%,英国7.8%,美国8.3%;2007年中国是1.8%,英国8.2%,美国8.4%。



可以看出,来自中国的论文采用率并不是很高,但趋势是越来越高。深圳的科学家已在《自然》上发表过论文,我们希望中国的科学家们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更多的研究成果。



晶报:从对深圳的观察,你认为深圳今后在发展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斯温班克斯:发展基础性科学研究非常重要。一个高科技为特征的城市,一定会有很强大的基础性研究为根本的。



深圳现在已在平衡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政府和民营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很大,我相信深圳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问题上会非常有作为。我也相信,深圳在基因研究和生物科学上的成果,会在《自然》杂志发表。



□短评



把先锋形象推向全球



这些年,“走出去”的呼声不断,但多集中于深圳企业和深圳产品。很少有人呼吁“让深圳走出去”。



世界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所报道的“聚焦深圳”,则是“深圳走出去”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让深圳走出去”,体现的是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个性。人们不可能说出美国“硅谷”所有的企业和产品名称,但一提起“硅谷”就知道那里是高科技产业支撑的城市;某个企业招聘人才,一旦说地处“硅谷”,很多人才会不考虑其他因素,只冲着“硅谷”的名声前往。



城市营销是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竞争中的新策略。为了实现城市发展战略,政府和企业都会合力向世界展示自己闪亮的部位,以便以“整体好感”来吸引投资和人才。英国的利物浦是工业老城,为了刺激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被联合国评为“历史文化名城”后便不遗余力地宣扬利物浦的文化形象,通过文化专业媒体和大众传媒向世界宣扬,这里是“甲壳虫”乐队的家乡,有意让人们忘记早已过时的造船业和港口业。利物浦目前吸引了很多音乐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已成为英格兰的新亮点。



深圳在国内人人皆知,但在国外,深圳的知名度不高,很多人知道广州、香港,但不知道深圳在于两城之间。即便知道深圳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这里早已在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华为、中兴、朗科、赛百诺等企业的知名度远高于滋育它们的深圳市,这需要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



“让深圳走出去”,除了企业、产品所携带的深圳印迹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国际知名媒体的报道,向世界介绍深圳的先锋气魄和形象。主动地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接触,积极地影响他们尽可能公允地报道深圳,凸显深圳形象,不失为让深圳尽快“走出去”的可选路径。(陈冰)



□链接



深圳科学家论文首登《自然》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自然》(《Nature》)首次有了深圳科学家的名字。2006年6月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黄来强和深圳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首席科学家刘仲健等人撰写的《一个兰花的自发授精策略》的论文刊登在副封面上。



黄来强和刘仲健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一种新颖的、完全由雄性花药主动运动而不借助于任何外部传递媒介完成的自花传粉机制。研究表明,这一机制是该物种繁殖的惟一途径,可能存在于其它类似生境中的种群。



这篇由深圳科学家完成的论文在《自然》刊发后,深圳市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这篇论文同时还是一项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一个重大秘密:生长于云南山林的树干上、干旱季节开花的大根槽舌兰,能够像动物一般自己完成受精、性交,即能够完全由雄性花药主动运动而不借助于任何外部传递媒介完成“自花传粉”。



“兰科植物(兰花)是植物界最大和进化程度最高的家族之一,是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态、观赏、文化和药用价值,是我国最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之一,被国际公约列为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



这篇论文历经4次修改完成,国际专家和《自然》杂志给予这项研究成果高度评价,不但顺利通过了杂志委托的全球专家的严格评审,并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公开发表前一周,《自然》杂志专门面向全球数千在该杂志登记注册的新闻机构和记者,对这篇论文进行特别的推介和发布。



(摘自晶报2006年6月24日A8版《论文“登陆”顶尖学术杂志重奖》一文)  



《自然》杂志“聚焦深圳”观点摘要

1.关于深圳精神



深圳的发展已经引起西方的高度关注。纽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现已回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化学基因学实验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该实验室聚集了一批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共同合作,以生物和化学的结合技术来解决生物鉴定学问题。何说,这个实验室将为深圳生物技术铺平道路。深圳已许诺在设施和配备方面提供更多资源,但最大挑战还是如何吸引产业里有经验的人。对此何很乐观,他说“深圳有一种实现任何事情的创业精神”。



2.关于深圳速度



当时,SARS病毒横行在北京造成恐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深圳视察时向深圳清华研究生院院长冯冠平提出一个研发任务,冯说10天后他们便制造出一种红外传感器,这种仪器一指向人的头部,便可探测出SARS的低烧症状。这个设备很快被用作各机场的固定检测设备。在深圳“是我生命里最激动人心的十年”,冯补充说,“我与深圳相见恨晚”。



这段小插曲可称为“深圳速度”的一个标志—正如邓小平当初所称“以快速发展来满足社会需求”,2006年,深圳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享有盛誉的中科院的附属机构,这又是深圳的另一着妙棋。



3.关于高交会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始办于1999年,是一个为国际企业、投资商、发明人、创业者以及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会晤、交流、交易,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台。



高交会使中国聚焦于国家正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2006年高交会举办了一次“循环经济展”。7500平米的展厅内展示了在节能、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以及绿色农业等领域内的领先技术。这项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做的举措,已被冠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投资领域的专项奖—“蓝天奖”,该活动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主办。



4.关于虚拟大学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有两个主要功能。其一是提供高等教育,大学园尤其为那些在深圳工作的人员提供在职教育机会,他们想提高自己的技能、拿更高学位以及想为深圳高科技的繁荣做贡献。



然而,大学园另一大功能是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帮助入驻学校及其他研究机构进行技术授权和成果产业化。大学园内16万平米地方用作院校产学研和产业化,另外18万平米和孵化场地也已经建成。



深圳虚拟大学园还正在建设自己的大学科技园,现已被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称号。



5.关于未来建议



为了吸引和留住创造性人才,深圳还要为那些不能产生即时经济回报的基础性研究和智力工作留下空间。在其他地方政府不断强化研究投资回报时,深圳策略倒是没那么极端。这个政策是否能激发深圳实现其所追求的硅谷式创新,我们还是得拭目以待。如果可行,深圳将付诸实现——并且是深圳速度。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