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海归”变“海鸥” 国际化新群体诞生

来源:国际在线
摘要:从强调“回国服务”到“为国服务”,从强调“人的回归”到“才的回归”最近几年,海外留学人员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他们往往业务上跨越东西方,或是一家两国,他们不一定身在国内,但却成为中国国际化的先头部队。王辉耀将他们称之为“海鸥”。这里是生命科学领域优秀海归科学家的聚集地———北京......

点击显示 收起

  从强调“回国服务”到“为国服务”,从强调“人的回归”到“才的回归”



  最近几年,海外留学人员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他们往往业务上跨越东西方,或是一家两国,他们不一定身在国内,但却成为中国国际化的先头部队。王辉耀将他们称之为“海鸥”。



  北京昌平远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栋砖红色楼宇位于其中。由于人烟稀少,显得空旷宁静。



  这里是生命科学领域优秀海归科学家的聚集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在。2005年年底,由国家批准建立、正式挂牌。但这里的两位所长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职领导。



  所长王晓东,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是中国留美学生中唯一一位在美国本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人,也是目前为止该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在国际著名的《细胞》杂志上共发表过十多篇论文。他与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博士同被选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他们致力于探索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帮助研究所在北美广泛宣传,招聘人才,同时每年去全国知名高校作宣传、讲学,为国家招揽更多海外人才,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彻底归国的海归。



  “我个人认为中国海鸥群体将会扩大,而且在今后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回归方式,”王辉耀说,“这也符合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即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正在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归到人才环流。”



  但这样解放的观念,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它有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



  早期,我们以“叛国”的心态对待留学不归人员,后来国家政策明示留学人员“来去自由”,而2007年2月,国家新出台的《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再一次重申,“对暂时无法回国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鼓励他们通过兼职、开展合作研究等各种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做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从强调‘回国服务’演变到同时强调‘为国服务’,从强调‘人的回归’演变到也同时强调‘才的回归’,在实践中和事实上,海鸥形态的存在已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归来(质变为海归)的一种重要方式。”王辉耀说。



  事实上,正因如此,海鸥这一特殊群体才成为中国崛起大格局的潜在基础。



  微软的几个不同时期的领头人都是海鸥式人物。如高群耀、李开复和张亚勤等。



  李开复回国主持并创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后任Google中国区总裁,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国,推动了中国技术创新,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张亚勤作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领军人物,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网络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他指出,其梦想是“让中国‘智’造慧及全球”,其责任是“带动国内的产业,扶持国内的公司,和中国的信息产业一起发展”,为中国信息产业与微软的共赢贡献了力量。



  在美国加州创办了美国电子材料公司的张海明曾应邀成为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海外列席代表。对此,他认为:人无南北,地无西东,只要心系祖国,“心归”重于“人归”。



  而王晓东则认为,在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彻底回国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让他们留在国外及时向国内传递科学前沿信息,可能更有助于中国追赶世界科学前沿。



  正如印度前总理拉·甘地所说:“即使一个印度科学家、工程师或者医生在50岁或60岁回国,我们也并没有失去他们。我们把这种人才外流看成正在积攒利息、等待印度提取的‘智慧银行’。”(张显峰  李艳)
作者: 2009-6-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