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说法遭质疑

来源:燕赵都市报
摘要:shtml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争议话题。(《成都商报》10月12日)按科技论文数排序,我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

点击显示 收起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1013/1326132.shtml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争议话题。(《成都商报》10月12日)

按科技论文数排序,我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但是,用这样的数字来推理,在逻辑上是一种背谬,也缺乏说服力。

用论文发表数量来证明科研能力的高低,不是说不行,关键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论文数量和质量、影响成正比关系。“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之所以产生疑问,在于没有正视论文数量背后的我国学术已经产业化。长期以来,抄袭、拼凑、学术泡沫和学术交易在学术界和知识界严重泛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带来的不是学术繁荣,而是学术大跃进、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有人明确指出,我国每年发表论文十几万篇、专著近万部,但其中90%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东抄西凑。当下,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逐步衍变为可以用金钱直接置换的东西,变成了如同工厂批量生产的商品或者用化肥催生出的蔬菜,引发了“学术大跃进”现象。如此以来的论文数量能成为科研能力的衡量标准吗?

另外,学术研究中的“GDP崇拜”现象也应重视———  重量不重质,科研被量化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和经费多少,论文看的也主要是发表的数量。其实,很多知名学者的一生其实著述并不多。法国研究体细胞克隆兔的研究组在克隆兔诞生前6年的艰苦工作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科学家没有发表一篇医学论文,而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的《真理和方法》,尽管对我国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该书是在他60岁那年出版的。这些在“学术GDP”下,是可以想像的吗?“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还忽视了一种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学术腐败和学风浮躁对“论文”的侵蚀和破坏。

笔者以为,用论文数量来证明“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是浅薄的,也是一种变相的“过度包装”和“自我贴金”。更要命的是,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将无法找到学术产业化的救治之路,相反,会掉入了自我设置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因此,应警惕这种用论文数量证明科研能力的“过度包装”现象。



http://hlj.rednet.cn/c/2009/10/01/1833888.htm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9月30日《重庆晚报》)  

  如果说,如今的中国高校规模、在校学生数是世界第一,笔者都丝毫不怀疑。这些年教育部不断推进高校改革、大学连年扩招的斐然成果,国人有目共睹。但说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笔者实在怀疑,尽管这话出自教育部副部长之口。  

  中国的高校科研能力到底能排世界第几?笔者以为,厘清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早。首先有必要搞清楚的是,中国的高校还有多少人专心于科研。我不知道,中国高校学术良知集体萎缩的现实面前,还有多少让人敬重的学术氛围,还有多少让人尊敬的学术人才?但不断被曝光的大学校长,也未幸免学术抄袭的“泥潭”,实在让人心痛。这样的背景下,标榜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有多强实在有点可笑。  

  我承认,数量上而言,这些年我国高校论文数世界排名确实靠前。但是,论文数不代表论文质量、更不等于科研能力。资料显示,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共收录我国科技论文八成来自高校,且排名世界前列,但从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情况来看,在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仅排世界第13位。

  还有一个可以反映高校科研实力的指标就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公布的2008年最新“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名单,中国18所高校进入500强榜单,却无一进入百强。分析认为,内地高校理科和工科的科研产出规模虽然较大,但高质量论文比例较低,同时缺乏国际级学术大师和重大原创成果。清华、北大等国内传统名校,SCI论文虽然都已超过2000篇,与排名21名至100名大学的SCI论文数量相当,但代表原创性研究的学术指标数据不甚理想。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都是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一个缩影。我国高校论文绝对数确实多,但论文质量却不高,换句话真正具备科研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大学并不多。所以,笔者很想知道,在一所大学都没有进入世界大学100位的情况下,如何认定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虽然,我们也不能将大学排名与科研能力画等号,但至少这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没有这些具体大学与世界科研能力较强的大学对比的科学数据,我们又如何佐证我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靠前排名?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003.shtm

9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时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此话一出,教育部立即陷入舆论的漩涡。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争议话题。

  

来源于SCI数据统计  

郝平介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从985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这个来源于世界第五的说法背后,是源于SCI数据的统计。  

据相关人士介绍,SCI就是《科学引文索引》,这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主要覆盖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等综合性检索刊物,代表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学校的SCI文章,平均每校达到了2300多篇。据悉,就是这一系列数据,成了“我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说的重要依据。

  

“世界第五说”被指不严肃  

尽管有SCI文章数据作为基础,但教育部的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遭遇了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越演愈烈,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等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据悉,教育部还没有就此事进行正式回应。  

我国航天专家,曾经带领哈工大校内科研组完成系列小卫星研究的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称,首先,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