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记国内第一个Hippo研究联盟成立

来源:生物通
摘要:专访袁增强:共享资源提高研发效率今年9月17日,中国Hippo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Hippo学术讨论会,同时也宣告了国内第一个Hippo研究联盟成立。这一研究联盟将在“资源和理论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合作,力求共享资源提高研发效率。研究团队集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点击显示 收起

专访袁增强:共享资源  提高研发效率



今年9月17日,中国Hippo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Hippo学术讨论会,同时也宣告了国内第一个Hippo研究联盟成立。



这一研究联盟将在“资源和理论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合作,力求共享资源  提高研发效率。研究团队集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Hippo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平均年龄38岁,均具有长期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在国外和回国后一直从事Hippo的相关研究并在该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团队有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各高校特聘教授7人,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1人。



Hippo研究联盟主要将围绕Hippo通路在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优势互补、集中攻关,旨在阐明Hippo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意义,寻找该通路中可以应用临床相关疾病诊治的靶点并推进转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国内首个Hippo研究联盟,及其研究课题的进展,生物通特联系了Hippo研究联盟成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袁增强研究员,就读者感兴趣的问题请教了他。



生物通:Hippo信号通路尽管发现时间不长,但由于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以及肿瘤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得一大研究热点。目前新成立Hippo研究联盟是国内第一个Hippo研究联盟,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信号通路研究同盟,您与其他研究人员为何选择了这一方向成立研究联盟呢,是因为这一领域新且热吗,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袁博士:是我们刚回到国内和即将回到国内的研究人员多次讨论的结果,在充分认识到Hippo通路的重要性和竞争性,我们决定联合起来,充分合作,特别是资源共享,相互帮助,提高研发效率。国际上已经有过两次Hippo专题国际会议,但只是学术会议,参与人员都是竞争关系,并没有实质的合作。



生物通:我们注意到Hippo研究联盟的团队分属于不同学科,甚至还包括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这是否说明未来联盟的研究将主要以学科间合作为主?这对于Hippo通路研究具有什么优势呢?



袁博士:是的。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Hippo通路,我们团队将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性、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手段,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以及疾病模型上对Hippo通路进行研究。我们共享的资源包括质粒、果蝇和小鼠模型和疫病标本。



生物通:Hippo信号通路研究在疾病机理,及治疗靶标分析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新成立的Hippo研究联盟是否也将在这方面着手呢?目前是否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袁博士:我们之间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一些合作,主要是资源共享方面,大家都很公开坦诚。我们已经开始在靶点筛选上开展了工作,我们会在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Hippo通路的病理生理功能和机制,寻找关键靶点,再进行药物的筛选和转化。



生物通:您作为信号通路研究的前沿研究员,能给我们谈一下未来Hippo信号通路的研究发展趋势吗?或者说目前这一研究领域的关键点,以及主要障碍?



袁博士:国际上对Hippo通路的研究目前关注在通路本身的研究以及和发育的关系,对Hippo在肿瘤发生方面的工作也刚起步,未来Hippo的研究趋势是聚焦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另外在其它系统包括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研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将成为热点和生发点。目前对于我们团队来说,如何进行深入的合作,如何争取经费的支持是我们团队发展的关键。



更多袁增强研究员实验室详细信息,请参见: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ibp_cas/cn/ibpexport/200904/t20090403_45265.html



Hippo/MST信号转导通路简介:

Hippo/MST信号转导通路的早期研究工作阐明了该通路在果蝇和哺乳动物中器官的生长控制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Hippo通路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最近的研究表明Hippo通路在组织稳态维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等生物体的基本活动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Hippo通路的突变和失衡业已证实会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神经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紊乱以及发育异常的相关疾病,该通路的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Hippo研究联盟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张  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

袁增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赵  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雷群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徐彦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杨中州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所)

陶无凡(复旦大学发育研究所)

周大旺(厦门大学生科院)

范衡宇(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

秘晓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袁增强研究员简介:

专家类别:百人计划,研究员



简历  &  研究组工作摘要:

1995年  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1998年301医院军医进修学院病理生理学硕士;2003年  毕业于南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7年  哈佛医学院病理系博士后;2007年百人计划引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课题组研究方向简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和年轻化趋势。对上述重大疾病分子病理学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尤为重要。我们课题组利用动物疾病模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及信号转导技术来研究并阐明上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主要方向包括:

(1)帕金森病相关基因DJ-1、Parkin和Pink等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

(2)老年性痴呆和缺血性脑病的分子信号转导系统;

(3)蛋白激酶MST1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4)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动态调节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

(5)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6)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等)在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中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作者: 2011-9-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