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中国科学家纪念克隆先驱童第周诞辰110周年

来源:新华网
摘要:仔细观察这幅水墨画作品,打头的一尾鱼与众不同,金鱼的身子却长着鲫鱼的尾巴,这条鱼正是“中国克隆先驱”童第周先生创造的奇迹。中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是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海洋生物学等领域卓有建树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被誉为“克隆先驱”。......

点击显示 收起

    几尾小金鱼嬉戏着,穿梭在莲叶之间,这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创作的《睡莲金鱼图》。仔细观察这幅水墨画作品,打头的一尾鱼与众不同,金鱼的身子却长着鲫鱼的尾巴,这条鱼正是“中国克隆先驱”童第周先生创造的奇迹。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生,字慰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是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海洋生物学等领域卓有建树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被誉为“克隆先驱”。

    在童第周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民盟青岛市委在青岛举办了以“弘扬童第周先生科学精神,促进海洋科学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海洋生物领域专家和研究人员等百余人回顾了童第周先生生平,并表示要向童先生学习,传承其学术品格,弘扬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玉说:“童老是我最钦佩最崇敬的、当代最杰出的发育生物学家,是生物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是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缔造者。他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学生,培养壮大起中国的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队伍,为新中国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童第周出生于浙江省鄞县塘溪镇童村一个农民家庭,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1930年至1934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医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山东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教授,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后任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动物所所长、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和中科院编辑委员会主任。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童第周长期不懈地从事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并开创了异种核移植的先河。童第周于六十年代初开创了鱼类细胞核移植研究,此前,美英学者的有关研究,都是在同一物种中进行的。童第周进行的异种核移植是在鲤鱼和鲫鱼之间,他将鲤鱼的囊胚细胞核移入鲫鱼的去核卵,或者反过来将鲫鱼的囊胚细胞核移入鲤鱼的去核卵,终于培育出了第一尾属间核质杂种鱼。他在核移植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发现了脊椎动物远缘物种间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可配合性,首次用鱼类证实了异种克隆的可能性。

    1979年3月,童第周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突发脑血管破裂,后经医治无效,于1979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

作者: 2012-6-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