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网络,公众参与科研的新形式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如今,社会化网络不断带给人们新鲜的信息。由于很多非专业人士参与到日益增多的科学类网络,科学已逐渐发展成不仅仅是教授专家参与公众事业。加拿大物理学家MichaelNielsen先生还以此为主题出版著作《新发现》(普林斯顿大学出版,2012年)介绍网络科学的新趋势。他们的愿望可以实现,因为网络允许对来自未知或非传统科研......

点击显示 收起

现代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科学永远是一种社会现象。“二战”后提出的“大科学”概念更证明了这一点。

如今,社会化网络不断带给人们新鲜的信息。由于很多非专业人士参与到日益增多的科学类网络,科学已逐渐发展成不仅仅是教授专家参与公众事业。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不会影响科学研究的质量,反而会带来新的启迪和突破。加拿大物理学家Michael Nielsen先生还以此为主题出版著作《新发现》(普林斯顿大学出版,2012年)介绍网络科学的新趋势。

科学研究需要学科间的交叉。特别是对于“大科学”概念中的两个典型学科粒子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有上百名科学家在这一领域长期进行合作研究。这不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团队,而是一个管理严格、从项目开始就分工明确的集体,每位成员的工作范围都已事先规划好。

然而对于那些博学的人来说,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近百名数学家在一个公开的在线论坛上讨论着手解决数学难题的几种可能性;公益企业InnoCentive在网上在线征集解决发展中国家技术问题的新办法。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尝试将那些意外发现的新点子、新思路纳入日常工作中。他们的愿望可以实现,因为网络允许对来自未知或非传统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身份认证并使其参与共同讨论。Michael Nielsen深信,互联网将以合作与公开的方式为科学界面临的难题挑战贡献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Nielsen没有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夸大“众包科学”和它的透明度。他的语气是坚定而令人鼓舞的。对如何使这些网络科学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他作了详细客观的阐述: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参与者的一致性,遵循一致认同的科学准则。所有这些准则都是自然科学、数学和信息科学学科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原理,Nielsen书中的举例也围绕这些学科展开。

Nielsen的观点只与科学实践中运用运算法则进行归纳、演绎来研究数据量模型的“第四类典型问题”相关,因为这类问题避免了过多的人为因素。有些Nielsen描述的项目很明显属于这种类型。在互联网提供的新型服务关于天文研究的“星际动物园”(Galaxy Zoo)论坛中,有超过20万的天文爱好者为1.5亿星系图像分类。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有一些新的星系类别被发现,20多篇与此相关的专业文章被发表。电脑程序“蛋白质折叠”(Foldit)可以使爱好者在游戏中运用解谜思维通过不断调整蛋白质三维结构来确定蛋白质的最佳三维形状。这些项目虽然没有以大数据采集趋势的完整、自动化探寻为依据,但它激发了每个人的创造性,通过发帖和对话工具使人们相互交流观点和经验。参与者甚至可以改善设计程序。

在Nielsen为这种网络科学新形式兴奋的同时,他没有注意到其实在某些地区,专家与普通爱好者之间的网络化合作早已形成。候鸟迁徙的研究就一直都是以爱好者的观测记录为依据的。

另外,新型经济作物在种植嫁接方面受到法律限制的同时,也可以按照其法律条文中的例外原则被作为原材料使用,这是早已成立的专家与爱好者共同参与的“开放源”(Open-source)系统的创新性贡献。Nielsen的功绩在于,他宣传强调这些公开系统的优点,搜集重要的论据来反对大学里宣扬的,创新与进步的实现要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知识产权,并使其私有化和商业化的观点。

作者: 2012-6-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