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论坛(2006)”公共卫生分论坛落幕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10月29日,2006北京论坛公共卫生分坛圆满结束。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北京大学主办的“北京论坛(2006)”于2006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吸收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整合世界范围内亚太研究力量,......

点击显示 收起

 

        10月29日,2006北京论坛公共卫生分坛圆满结束。

 

        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北京大学主办的 “北京论坛(2006)”于2006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吸收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整合世界范围内亚太研究力量,从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的论坛。

 

        “北京论坛(2006)”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为副主题。公共卫生学院分论坛主题是“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

 

        今年请到包括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夏威夷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奥科拉荷马大学、西南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弗吉尼亚大学,美国灾难援助与人道主义救援中心,泛美卫生组织应急与灾难应对中心,密歇根大学,圣路易斯大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灾难应急中心、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日本山梨大学、京都大学、蒙古国科学院等国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22名。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香港大学社区医学系、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国内18位知名专家参加研讨。

 

        10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的北京厅,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发表简短热情的致辞,以“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为主题的公共卫生分坛拉开序幕。

 

        在三天的学术交流中,对“对中国卫生改革现状的思考”、“健康保障与经济发展趋势”、“新加坡医疗保险体系的借鉴”、“全民医疗保险解决卫生不公平—台湾的启示”、“探索农民医疗保障实现之路—NCMS试点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美国卫生保健系统的公平性”、“卫生资源配置中的风险评估模型”、“中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全球心血管病防治面临的挑战”、“日本生活方式相关疾病预防和预防护理保健政策”、“国家对突发事件及灾难应对加大投入的重要性”、“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之现状”、“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国家流行病和应急能力评估”、“美国公共卫生体系介绍及中国可借鉴之经验”、“应急体系瘫痪——成因及影响应急的几个问题”、“大学在卫生领域领导中的作用”,“中国应急体系人才培养”、“日本食品安全:曾经的遗憾和目前的机遇”、“全球HIV/AIDS流行:公共卫生应急与健康保障个案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面临公共卫生挑战之评估和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这些议题都是当今公共卫生领域最感兴趣、最热门的话题。

 

        今年的分会场在医学部,效果特别好,会场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听完全程的。来自各附属医院、兄弟院校、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及相关媒体记者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讨论时气氛非常活跃,提的问题很有见地,中间休息时很多学生围着专家提问、交流。尽管主持人一再提醒时间,但是每场都超时,只好压缩吃饭时间。

 

        公共卫生学院各系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请相关专家作学术报告、科研协作交流。

 

        同时听到那么多国际一流公共卫生专家的最新科研进展,机会难得。北京论坛为科研合作、学术交提供极好机会。

 

(公共卫生学院  周小平)

 


作者: 2006-11-1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