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交流前沿进展 提高行医技能——第四届中国主任医师学术年会揽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第四届中国主任医师学术年会日前在京召开。在这次为期3天的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忠诚、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等6位院士和胡大一、那彦群、钱荣立等21位知名医学专家,就医学领域各大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进行了主题报告,并与来自......

点击显示 收起


  第四届中国主任医师学术年会日前在京召开。在这次为期3天的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忠诚、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等6位院士和胡大一、那彦群、钱荣立等21位知名医学专家,就医学领域各大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进行了主题报告,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代表进行了广泛的学术和行医经验交流及研讨。他们强调,在医疗工作中,主任医师们应紧追医学研究前沿,尽力提高行医技能,与患者交朋友,率先做好本职工作,并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共同提高。
  ■透明行医 构建医患和谐
  张金哲院士是我国小儿外科学创始人之一,他在开幕式后第一个走上讲台。“接诊学”的演讲题目似乎非常老套,可张院士的话音一响,与会者都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他从“接诊学”的三大基本内容谈起:“接待学,(医生)见到患者说什么,怎么接待;诊断学,患者说肚子疼,你怎么才能知道是阑尾炎;治疗学,当你知道患者患有阑尾炎后,是不是都需要为其进行手术,患者在这个时候做手术是否合适?”张金哲院士一番语重心长而又言简意赅的话,将与会医生的思路带回到临床一线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接待艺术中必须要有礼貌,且要有3分钟的口才。对一个患者怎么才能仅用3分钟就把一个病情讲清楚,而且患者又是一个医学外行?”张金哲院士在肯定医生对此“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同时,列举了一些事例说明医患之间应该交朋友,“把手术(疾病)讲透了就交成朋友了,光请客吃饭不行”。
  他强调,在行医过程中要做“透明医学”,将医生所知道的与患者直接关联的学问和知识告诉患者,并给出相应证据,让他们明白检查、诊断和治疗的理由。“将循证医学证据向患者公开”,可以“减少许多纠纷,(医患)真正有了友谊,互相信赖,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的医疗水平”。
  ■微创治疗 拓宽生存机会
  在神经外科领域,“以前是有创性治疗,现在是微创性手术,这一改变使可以治疗的病种增加,而且很多病种都可以治愈,手术的安全程度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存状况也得到改善”。81岁高龄的王忠诚院士的一番开场白,让许多来自基层医院的主任医师看到了抢救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希望。
  显微镜下手术、导航手术、内镜手术,可以将一些原来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病变准确切除;一些过去不好治疗的病种,可采用功能外科治疗;而血管内干预治疗则可代替近90%的开颅手术,且有较高的安全性;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既具有最大的放射量,又对人的正常脑组织影响非常小等。王忠诚院士利用幻灯片就脑干和脊髓中几种重要的肿瘤,如室管膜瘤、胶质细胞瘤、延髓背后的血管细胞肿瘤等的微创手术治疗一一进行讲述。他深入浅出地分析各项微创手术在实际临床医疗中运用的效果,使与会主任医师们对我国神经外科学取得的骄人进展感到兴奋。
  解放军总医院的黄志强院士在阐述肝脏微创外科的发展时指出,尽管用微创技术,如用腹腔镜技术做肝切除,已经由过去的希望转变为目前的现实,但这种微创手术“必须由富于肝外科经验和经过腹腔镜训练的外科医生施行。但当前具备这两个结合条件的人员还不够”。他强调,“微创技术并未从实质上改变外科,所以需要的仍然是优秀的外科医生”。
  ■循证原则 贯穿防治全过程
  10年前主要做射频消融和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近几年主要做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防治疾病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和医疗模式探索与普及,探索社区医疗与大医院实行双赢互动的长效发展机制的胡大一教授,一进入会场就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利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他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
  胡大一教授介绍说,2004年我国公布的健康居民调查数字“非常令人震撼”,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发病数量非常大,而我国“烟民有3.5亿人,肥胖者高达1.5亿人。”卫生部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钟死亡1人。他强调,这类患者有些不是死于没有医治费用,而是死于“对自己的健康不关心,缺乏维护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往“坐堂医生不注重预防”,等到患者发病后再做搭桥治疗,他认为这是“没有责任的医生”。
  在应对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方面,胡大一教授指出,现在迫切需要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战略转移,而下游干预、支架搭桥等也需要规范化,应从经验医学转为循证医学,将对危险因素的单一干预转为综合抑制。其中关键是坚持循证医学原则,按照证据办事,坚持科学预防和治病,缩小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的差别,从而实现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目标。他强调,现在的科学证据表明,对于心血管疾病,改变生活方式有明确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离开这个基础而寄希望于药物、导管、支架、手术等“都不是非常好的办法”。
  在谈到“阿司匹林是治疗动脉血栓最基础的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的科研进展时,他指出,一些医疗机构将患者的费用“用在了一些没有证据、没有科学依据的保健品和所谓的药品上,特别是一些垃圾指标的检验手段。比如中风预报,血液黏稠度检查铺天盖地,但查完之后的后果是什么?患者一个疗程接着一个疗程地买各种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这没有任何效果。”“缺乏科学证据的信息铺天盖地,从而导致老百姓获得真正有科学证据的药物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他对当前临床医疗中一些不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误区表达的忧虑之情,给与会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部分主任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后的行医过程中,一定要将预防的观念、循证医学的原则引入进来。“尽管参加一次这样的会议还难以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我们一定会去运用在医疗实践中的”;“边摸索边完善,总是能提高行医水平的”。他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得。 文/本报记者 徐述湘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