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走在前沿——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刘晓光博士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2005年获得长江商学院医院院长高级管理EDP文凭。现任骨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2008年5月奉命担任卫生部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副队长。5月13日凌晨,国家卫生部通知北京市卫生局紧急调集北京市九家大医院的53名医护人员,迅速组建起了卫生部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抢救、治......

点击显示 收起

    人物小档案        刘晓光,男,1966年5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医三院骨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长江商学院医院院长高级管理EDP文凭。现任骨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         2008年5月奉命担任卫生部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副队长。         临危受命 援助灾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8.0级大地震。在重灾区绵阳市,坐落在市中心的大钟时针永远停留在了14点28分这一刻。灾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         5月13日凌晨,国家卫生部通知北京市卫生局紧急调集北京市九家大医院的53名医护人员,迅速组建起了卫生部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抢救、治疗那里的伤者和被困群众。国家首批医疗队队长由北京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副主任高星担任,副队长由北医三院医疗副院长刘晓光以及北京市卫生宣传中心副主任马彦明担任。         刘晓光副队长全面负责医疗救治、医护人员调配、伤情与救治统计分析、医疗药品、物资管理以及组织专家组会诊等工作。医疗队到达灾区后,迅速进驻了绵阳地区各医院开展工作,同时还在重灾区北川县设立了流动医疗点,深入到各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及救援活动。         1、快速建立医疗救治工作体系          震中虽然在汶川县,可是人员伤亡和房屋垮塌最严重的则是北川。由于这里的地质特点,地震还造成了山体崩塌、滑坡,掩埋了许多建筑。地震中,北川县医院班上的医护人员,正在就医以及住院的患者全部遇难,无一例生还。而受损伤最重的是孩子们,他们当中很多人在灾难中失去了父母和亲人,成了孤儿。北川县中学许多师生被埋在废墟下,挺立着的,只有操场上那根五星红旗的旗杆。只是一瞬间,地震就夺走了几万人的生命,致使几十万同胞受伤。          在飞往灾区的途中,副队长刘晓光与其他队长及各家医院的分队长共同研究,快速建立了一套由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医疗保障系统、物资保障系统、信息支持系统组成的工作体系,制定出了现场工作流程、信息沟通上报流程、卫生防疫流程、伤病员管理流程,确立了首诊抢救原则、专家组会诊原则、伦理原则、外出规定等制度。由于准备充分,组织架构合理,使医疗队到达灾区后就马上投入到了救援工作当中。          国家医疗队联合绵阳市所属医院的工作任务,一是,要尽快处理重症患者;二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从废墟里解救出来的伤员。依照四川省卫生厅的安排,经与绵阳市政府沟通,医疗队迅速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刘晓光按照当地伤员的病情和数量,将医疗队分成五个小分队,对口支援五个接治危重伤员最多的医院,开展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誓言,也是医务工作者的最高信念。在灾情严重、工作环境危险、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国家交给的救援任务,体现“国家级”医疗队的技术含量和精神面貌,是对每个医疗队员的考验。         大地震刚刚过去,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灾民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的情况极为严重,伤员和尸体不得不用卡车往外运送,现场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当地受灾后的医护人员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处于极度悲痛和疲惫的状态。而现场的情况又非常复杂,人员配备和物资供给的种类、数量,以及伤病员的实际需求还不能够匹配,院子里、大厅里,到处是伤员,各家医院人满为患。颅脑伤、肢体伤患者;轻、重伤患者都来不及区分,医疗和管理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        刘晓光凭借他医院管理的经验,带领医疗队快速、有效地帮助当地医院建立起了一套规范化的医疗秩序,建立了分诊制度,规范了查房制度,发挥医疗队的技术优势,将队员们分别插入到各科室与当地医务人员配合,由医疗队专家带领当地医护人员医治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快速培训。地震发生初期,在当地医疗机构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他带领医疗队的队员们下到村里和帐篷里逐一巡诊,尽可能地为灾民提供帮助,发放药品。并从专家中挑出知名教授组成了专家组,负责对治疗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在救治伤员的同时,他们多次深入到北川县进行巡诊,了解那里的情况。由于道路不通,部队一时开不进山里,震后许多群众是自己跑出来或是被人背出来的。刘晓光根据探明的灾情,组织医疗队在距北川县城最近的重灾区擂鼓镇设立了医疗点,使受灾的群众一下山就能够得到治疗。        在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余震不断的恶劣条件下,医疗队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展救治伤员的工作。在随后的工作中,刘队长冒着大楼可能垮塌的危险,顶着酷暑和暴雨,拖着疲惫的身体日夜奔波在绵阳市指挥部、成都指挥部、市内各家医院,擂鼓镇医疗站之间,协调、沟通、指导救治工作的开展。        2、有序高效地开展科学救治         按照医疗原则,重伤员要得到特殊的救治,轻伤员应得到快速的处理。可在那样一种特殊环境里,绵阳市各医院的建制已被全部打乱,各科室原有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病房管理、查房、护理、康复、院内感染等许多方面都跟不上救治患者的需要。从废墟里扒出来的伤员以及周围环境脏得一塌糊涂,这给医治伤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根据这一情况,他们主张将病人分类、分流,进行有序的医治,并即刻给卫生部传了报告,说明重灾区已经接诊不了如此多的病人,应该尽快想办法分流患者,保证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震灾现场,每从废墟里抢救出一个人来,都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或徒手,或利用各种挖掘设备,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得以完成。伤员被抬出后,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们始终怀着这样的信念在努力: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尽量减少伤残率,保证伤员的存活率。这对医疗队员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是意志的考验,心智的考验,技术的考验,道德的考验,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在抗震一线,最常见的伤员是肢体外伤和开放性骨折。由于灾后地震现场的混乱和卫生条件所限,有些伤员的伤口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了伤口的感染,如果再不及时进行救治,伤员就会落下终身残疾,甚至得实施截肢手术。        在平时,由于病情需要为患者施行截肢手术前,都必须报经市卫生局批准,因为截掉肢体对一个人终生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是巨大的。而在地震现场,工作紧张,条件有限,伤口处理起来很麻烦,尤其是在对患者预后估计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决定实施截肢手术,而怎么做才能够保住伤员的生命,同时尽量减少伤残,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刘晓光队长提出了一个伦理原则:对准备施行截肢手术的患者要严格把关,一定要经过专家组的会诊,才能够做出最后的决定。通过大家的努力,许多患者保住了肢体。这对于现场救治的医生来说,要付出比平时多十倍二十倍的心智和汗水,可是这样的结果为将来国家、社会和家庭减轻了重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伤者减轻了痛苦,使他们能够继续过正常人的生活。        3、以高水平医术和爱心尽医生天职          大灾之后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抢救生命和开展防疫工作。毕竟许多尸体还没被挖出,一旦爆发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当地群众缺乏防疫知识,这给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困难。刘晓光带领大家一方面做些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对当地群众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他们顶着酷暑,沿着山路深入到乡村巡诊,每到一处就需要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就在倒塌的废墟中,忍着尸体腐烂的恶臭味,冒着可能被感染疫病的危险,向群众发放卫生宣传材料,使他们能够了解预防疾病的常识,加强灾后卫生防疫的意识。         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大家喝不上水,吃不上饭,睡不着觉。但这已经不是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随时随地与人们争夺时间的余震。医疗队的许多工作都是在余震当中进行的,在手术台上就发生了几次六级以上的余震。在那一刻,医疗队员们没有一个人脱离工作岗位,首先保护住病人,大家一起极力稳定住手术台和手术器械,尽快地完成手术。         连续作战消耗着队员们的体力,由于工作紧张,睡眠极度缺乏,深夜回到驻地时已经筋疲力尽,第二天还有繁重的救灾任务在等待他们去完成,在这个午夜他们发现,医疗队的帐篷里已经住进了四家受灾的群众。尽管深夜潮湿、寒冷,而医疗队员们没有惊扰入睡的群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露宿草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没有人要求谁这样做,而首都的医护工作者由于平时训练有素,怀着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在关键时刻,他们做出了无私奉献的选择。        刘晓光四进灾情最重的北川县,探明情况,设站布点,在手术台上度过了他的42岁生日。在绵阳中心医院,医疗队发现了一例气性坏疽的疑似患儿,专家们决定,将病人和家属进行隔离,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同时严格按照气性坏疽的诊治程序为患者进行病原生物学采样,做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证实诊断正确。由于处理及时,不但患儿很快得到了康复,而且在绵阳地区控制了这种病的继续感染和传播,没有出现第二例气性坏疽的患者。为此刘晓光副队长还被请到成都去介绍经验。在这场救灾援助中,充分反映了北京的医务工作者高超的医疗水平和高尚的职业责任感。        国家第一批医疗队的每个成员都是专家,基于对灾区形势正确的分析和估计,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判断和决定。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应急方案和预防防疫方面,他们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由英国外交部派出的一支国际救援医疗分队,于5月25日到达绵阳中心医院,与中国国家医疗队一起对灾区人民实施救治。        由于英方没有派出脊柱外科方面的医生,所以脊柱外科手术均由刘晓光主刀,北医三院王圣林医生、绵阳市中心医院赵兵主任参加完成。其中的胸椎骨折后路骨折块复位法、椎弓根螺钉快速目视植入法都是当地手术的首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英方医生观摩了手术全过程,他们对中国医生娴熟的医疗技术赞叹不已。手术过程中,双方合作默契,工作愉快,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国家派出的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从开赴灾区的第一天起,无论工作多么紧张,刘晓光都坚持每天晚上开会,搜集、整理、分析当天的各种数据,部署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及时向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一线的情况。他们所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已经成为国家在后续医疗队的人员派出,以及物资供给的重要参考。截止到5月26日22时,经首批北京医疗救援队诊治的患者达9466人次,其中危重患者1250例,完成疑难手术235台,出、转院病人1261人。得到了当地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特别是灾区群众的高度称赞。        许多队员体力严重透支,患上了感冒、咽喉炎、皮肤过敏等病。为保证队员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决定让第一批队员返京休整。为了工作的需要,队员们没有选择乘坐飞机,而是搭乘运送近百名伤员的列车,经历了32小时的车程,一路照顾伤员回到了北京。        经过了16天的艰苦奋战和生死考验,卫生部首批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顺利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们的任务。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智慧、知识和力量。刘晓光队长说,如果没有医疗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受灾群众就不会得到更好的救治,他由衷地感谢大家齐心协力所做出的努力。        历史会记住这场灾难,更会铭记中华民族在这场灾难中迸发出的伟大力量。不久,北川县将建造起一座地震博物馆,它见证了地震灾难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创伤,纪念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记录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感谢曾在这块土地上为抢险救灾流下鲜血和汗水、奋不顾身解救生命的勇士们!       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促进医院的发展       刘晓光院长是主要研究脊柱退行性骨病、肿瘤、外伤、微创外科的骨科医生,也是科里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从上大学的时候起,他就决心要从事位于学科前沿的脊柱外科专业。毕业以后他来到了北医三院骨科,在娄思权、党耕町教授的指导下攻读了博士学位。       近年来,刘晓光主要从事脊柱退行性骨病、肿瘤、外伤、微创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走上了医院的管理岗位。在负责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着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和北京大学“985青年基金”课题。参加了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重点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他擅长脊柱病变的穿刺活检和复杂手术治疗,首创并开展了经皮穿刺寰枢椎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脊柱肿瘤以及颈椎椎管内病变穿刺活检等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椎间盘病的射频治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颈椎病的经皮镜下手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以上工作很少有现成的经验提供参考,对疑难、重症病例没有成套的治疗方法作为依靠,所以每一步都需要分析、探索和研究。刘晓光坚持向实践学习,向老教授请教,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凭着对自己专业的热爱,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努力,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他们开展的多项先进技术,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属首创。迄今为止,刘晓光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编写和翻译专著5部。他的学术论文曾获得中华医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华骨科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首届COA国际会议优秀奖及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刘晓光在他的专业领域里担任着许多重要职务。目前他是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秘书,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骨科学会肿瘤学组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北京大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临床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医疗质量综合管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等职务。       刘晓光副院长既肩负着医院行政管理的责任,在业务上也有着不懈的追求。按照规定,医院领导要用70%的时间做管理,30%的时间用来做业务工作,而他一直坚持,像原来一样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完成医疗任务。然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他比常人做出更多的付出和牺牲。他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利用这些时间来弥补在业务上损失掉的时间。       刘晓光走上领导岗位后,开动脑筋,虚心学习,主动和各级领导、临床科室的专家教授进行沟通。他说:“在我国骨科领域里,风险最大的是胸椎手术。脊柱肿瘤也是疑难手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成绩突出,三院骨科当选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把这个奖项授予了临床科室。而我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在我们这个先进集体里,大家都在努力,不进则退,一浪推一浪地往前走,学科带动着你就要往前发展。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有前辈的指导,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个人有一些付出,做一些牺牲也是应该的。”       1999年始,刘晓光作为业务骨干被派往国外,他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的几所知名的医疗机构参加技术培训,进行国际交流,在诊断、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脊柱肿瘤、脊柱畸形、微创外科这些领域,接受了国际上最前沿的医学技术和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他把国内正在研究、探索的新技术带到了国外,引起了国外同行专家的兴趣。刘晓光院长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比他们多得多的资源,无论在病人的数量、种类、复杂程度、疑难程度上,都是他们所不及的,通常我们一年所做的病例,是他们积累几年才能够得到的,这样的优势非常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使得国外同行很羡慕我们。在国际交流中,我们的经验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去,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北医三院有一个团结、年轻的领导班子,党政之间配合默契,工作得力。医院所提倡的经营理念是“病人满意、员工爱戴、同行尊重、社会认可。”在工作中,刘晓光认为现在的管理工作有现在的思维模式,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首要问题,哪些属于危机环节,在工作中要着眼于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安全,讲究方式,谋求共识,必要的时候也要依靠行政手段,但最重要的是领导和职工共同认可的一种医院文化,它是医院发展的根基,也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   (文/梁宾宾)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