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首都医科大学

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与急救工作零距离接触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2007年8月3日星期五天气:阴“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这么做。”伴着交班会议上主任的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在北京120急救指挥中心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主任说,在工作中常常会和病人家属发生冲突,有些医务工作者也会因此而受伤,但大家都需要理解家属们焦急的心情,给予谅解,热心......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8月3日星期五 天气:阴  
“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这么做。”伴着交班会议上主任的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在北京120急救指挥中心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主任说,在工作中常常会和病人家属发生冲突,有些医务工作者也会因此而受伤,但大家都需要理解家属们焦急的心情,给予谅解,热心帮助,有什么困难回到中心,大家发发牢骚也就让它过去了。几句朴实的话,让我一下子看到了120所有工作者的宽容与责任心。
主任把我们三人分给了三位医生,嘱托他们好好照顾我们,一句“好好照顾”,让我们扫除了所有陌生和不安。第一次出车,心里十分激动,怀着兴奋,带着好奇,又有些紧张。但是上了车,车里的气氛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医生、护士、进修医生、担架工,大家聊天南、聊海北,从京城美食到话剧,从职业到人生,很是热闹。我当时甚至有些失望,觉得患者在焦急等待,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不认真呢?但后来我发现,是我误解他们了。快到目的地时,护士给每个人发手套、口罩,车里顿时没有了笑声,大家利落的戴上手套,各自提着自己的东西准备下车,车门一开,所有人迅速冲出,量血压、测心电图、询问家属病情,所有工作进行得飞快却又井然有序,我站在一旁记录,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紧迫,什么叫做分秒必争。后来提起此事,刘医生这样告诉我,“如果工作的十二个小时都弄得紧张兮兮,那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我们怎么还会清醒而又准确的判断下一步该将如何。而且,病人自己紧张,家属也很焦急,我们医生要是再神情急切,又怎么让他们放下心来接受治疗?做医生需要镇静,让自己清醒,让别人放心,做我们120的医生更需如此。”是啊,先安定自己的心,才能安定病人和家属的心。虽为急救,但急中有稳,才能保证医疗的质量。
上午出车回来,刘医生让我去午休,美美的吃上一顿后我又在大厅里等候他们一起出车,但都一点多了还没有动静,直到两点多才见他们从外边回来,刘医生说中午出了两趟车,见我去午休就没有叫我。两趟车?就算每趟只需要一个小时,那算起来他们吃饭的时间还不到十分钟。后来护士告诉我,上午出车回来,刚买完饭就接到电话,立刻出车去了,平常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耽误了休息,耽误了吃饭,但习惯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了,急救工作就要分秒必争,相对于生命,延误了吃饭又算得了什么呢?小小的事情,让我看到了这些急救人员的伟大。
通过一天的真实接触,我爱上了这个地方,一个救人于水深火热的团体,一群如此可爱与热情的工作人员。他们温暖的问候,细心的照顾,无不让我看到了这里的人性化,这里的温馨与和睦,但更重要的是这里严谨与无私的作风。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奥运志愿者,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给了我机会进一步熟悉急救的全过程。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实的亲身实践,我想,在奥运会期间,如果我遇上了急救情况,我将能够正确而冷静的处理。这次经历也充实了我的暑期生活,使我了解到了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更加坚定了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的决心。  






       
作者: 06级五年制临床一班 崔蕊 2007-9-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