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首都医科大学

抗震先锋——记附属朝阳医院青年医生郝伟和他的战友们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根据卫生局统一布署,我院抗震救灾先遣队由郝伟、何海璇、杨洪涛、石磊四名同志组成,并准备了大量急救医药器械和一辆救护车,于5月15日上午11:30启程奔赴灾区抢救伤员。作为我院抗震医疗队里的队长,年轻的郝伟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做为一名朝阳人,一名青年党员的优秀品质。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里,他和他的战友们忘我工作,......

点击显示 收起


四川5.12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根据卫生局统一布署,我院抗震救灾先遣队由郝伟、何海璇、杨洪涛、石磊四名同志组成,并准备了大量急救医药器械和一辆救护车,于5月15日上午11:30启程奔赴灾区抢救伤员。
作为我院抗震医疗队里的队长,年轻的郝伟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做为一名朝阳人,一名青年党员的优秀品质。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里,他和他的战友们忘我工作,有时连续奋战三十几个小时抢救伤员,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白衣天使之歌。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震级为8.0级的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中四川人民受灾的画面随着电波、网络在第一时间传向全国、世界,一时举国震惊。当时的郝伟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大灾面前医院肯定要派医疗队。因此,没有多想,他拿起手机就给王辰院长发了请战短信,在短信中向王院长申请第一批去医疗队,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为灾区人民服务。5月14日,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需要往灾区派医疗小分队,郝伟光荣的选为第一批医疗队员奔赴四川灾区,并担任我院第一批医疗小分队的队长。而他没有考虑怀有身孕的妻子和需要照顾的父母,当领导问他有何困难时,他却什么也没有说。
5月15日,郝伟和他的三名战友从北京出发,经过火车的长途跋涉后到达了四川灾区。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小分队迅速来到受灾最严重的灾区之一绵阳,救护病人。在到达绵阳的第一天,他们救治的第一个病人是北川中学的一名16岁的学生,在个受灾的小女孩是一名羌族学生,从废墟下抢救出来时急性肾功能衰竭、挤压综合症、肋骨骨折、肺挫伤,病情严重需要立即转往医疗条件较好的重庆市医院救治。接到任务后,小分队立即将病人抬上救护车,从绵阳赶赴重庆,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凭着精湛扎实的医疗水平,病人终于在晚上11点到达重庆,平安的转运到医院。而此时,刚准备休息的医疗队员又接到命令,需要他们立即赶回绵阳市参加第二天一早的病人大转运。顾不上休息,郝伟他们立即上车深夜赶回了绵阳。到了绵阳后又投入了抢救转运病人的工作中,而等到他们转运完所有的病人,回到住地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五点钟了,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几个小时。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可是回到驻地后他们还要开会要论第二天的抢救转运工作、补充救护车上的物资等,等到真正休息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深夜了。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里,郝伟和他的战友们每天5点钟就从医务人员驻地出发,一般深夜才回到驻地,等到准备好第二天的抢救物资等工作后,经常已经是凌晨了。而不时的余震,使得医疗队员们有时夜里也不能在房间内休息,只能在救护车上待一夜,第二天一早还要继续工作。小分队里的两名司机,在路况不好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开车时经常是两个人都不休息一个开车,一个协助看路况。司机石磊不顾岳母还在病中,毅然奔赴抗震前线。
  在灾区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中,郝伟和他的战友们,无时无刻不在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使命与光荣。灾区的人民,看到他们这样忘我无私的工作,经常感动的连声说谢谢,说谢谢党和政府派你们来,还拿来食品和水送给他们表示感谢,叮嘱他们注意身体。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报道了我院医疗小分队的抢救事迹。
目前,郝伟和他的战友们还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网站
作者: 戎明 2008-5-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