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首都医科大学

仁心系灾区同舟渡时艰——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支援汶川灾区纪实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汶川地震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灾区同胞的安危牵动着十三亿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一时间复兴医院处处洋溢着爱心的潮涌,大家在聚焦灾区的同时,积极组织募集款物,许多医护人员纷纷请缨,要求立即前往抗震救灾一线。急援灾区很多遇难者由于挤压伤等原因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需行持......

点击显示 收起


汶川地震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灾区同胞的安危牵动着十三亿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一时间复兴医院处处洋溢着爱心的潮涌,大家在聚焦灾区的同时,积极组织募集款物,许多医护人员纷纷请缨,要求立即前往抗震救灾一线。       急 援
灾区很多遇难者由于挤压伤等原因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需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病源骤然增加,专业医务人员紧缺。
5月17日,星期六,下午四时许。“刘主任,奉上级指示,由我院肾内科抽调4名医生奔赴抗震前线,六点钟出发!”院总值班接通了肾内科主任刘惠兰教授的电话。“没问题!抗震救灾,义不容辞!”刚从国外出差归来的刘主任连时差都还没倒过来,二话不说就来到医院。
肾科病房当天是王银娜主治医师值班,听到消息后第一个报名参加。“刘主任,让我去吧!”王大夫的孩子才两岁多,刘主任有些犹豫。“孩子有我爱人和公公婆婆照顾,您就同意我去吧!”望着王大夫焦灼的目光,考虑再三,刘主任最终同意了。
第二个人选是徐丰博,她正读在职研究生,周末在学校上课。刘主任联系上了她:“徐大夫,汶川前线需要咱肾科医师去支援,今天下午六点钟就出发,你能去吗?”“好吧,没问题!我立刻准备,六点钟之前保证到医院集合!”徐大夫不假思索,立即从课堂上请假回来。
李国刚主任医师和姚英主治医师也放弃了休班,在最短的时间内相继赶回了医院。       后 方
送走了去抗震救灾前线的人,科里的病人如何照管成了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病房的排班,王银娜大夫当天晚上的夜班得找人代替,时值周末,事发突然,如何紧急调配人员呢?其次是血液透析室的排班,透析室有一百多个病人,平常三个医生轮流值班都还比较紧张,现在有两个  参加了救援队,只剩下一个人,明天的班谁来值?一个个难题压在了刘惠兰主任身上。
“今天晚上王大夫的班我过来一起值吧。”值二线夜班的段晓峰主任医生斩钉截铁地说。
“又当肾科病区一线又当大内科二线,那样可是很辛苦啊!”刘主任不无心疼地说。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辛苦一点也没所谓,总不能让病房唱空城计!”
“我来顶明天透析室的班吧,刘主任。”作为肾内科的研究生,我已经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觉得热血沸腾。
“好,就这样吧,今天晚上病房的夜班就由段大夫值,明天透析室的班由我和张坤英一起来值!先把这个周末的值班安排好,下周一再统一安排。”刘主任果断地说。
5月18日,星期日。“今天怎么是小张大夫一个人值班?不见本科室的其他大夫?”“今天怎么刘主任亲自来值班了?”病人们在窃窃私语,地震的讯息使人变得有些敏感。
“李大夫和徐大夫去抗震前线了,今天是刘主任和我值班。”我告诉病人。
“是这样啊!支援抗震前线,应该的,应该的,我们大力支持!”“刘主任真了不起!为了我们,六十多岁了还亲自上阵,真是令人感动!”“… …”透析室的患者非常有感情地说。
后 继
下午三点十分,又接到护理部通知,立即挑选4名透析室护士准备去抗震前线,随时待命!
护士长刘群第一个要求报名参加:“作为护士长,我要带头去第一线!我一定要去!”全科护士也都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报名。看见电视上播放的地震中震憾人心的场景,大家都心潮澎湃。
“安静!请大家安静!”一看场面似乎有些失控,刘主任站了起来,“大家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现在前线的确非常需要人,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部都去,我们科里还有一百多个病人,也得有人来治疗和照顾。我们会根据情况确定人选,现在对我们来说,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后方稳定也是对前方的支持!”
5月19日,星期一。上午九点钟,抽调的4名透析室护士接到命令,立即奔赴抗震前线。早已经做好准备的雷清、黄小兰、李文红、高妍等四名护士即刻启程。
肾内科本来人员就很紧张,医生护士加班是常有的事,突然抽走四个医生四个护士,科里值班变得更加紧张、忙碌,所有的人都没有了休班,甚至都不能请病假和事假,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抗震救灾,没什么好说的!”全科医护人员的话几乎如出一辙。       感 悟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的情况日趋平稳;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肾内科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后方稳定也是对前方的支持”,这是多么纯朴、生动地形容啊!虽然我们大家都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欣慰。前方的人欣慰用自己地努力救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后方的人欣慰用自己的辛苦默默支持着灾区的同胞。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汶川”不是灾难的代名词,而是我们团结力量的聚集地,更是我们美丽的精神家园!灾难压不垮我们的脊梁,险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有十三亿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作者: 2006级12班研究生 张坤英 2008-5-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