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区)

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来源:中山大学
摘要: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9月8日召开了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侯云德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委员吴建国教授(武汉大学)、夏宁邵教授(厦门大学)、李琦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周晓农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黎孟枫教授(中山大学)出席了......

点击显示 收起

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9月8日召开了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侯云德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委员吴建国教授(武汉大学)、夏宁邵教授(厦门大学)、李琦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周晓农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黎孟枫教授(中山大学)出席了会议。学校医学科研处和中山医学院有关领导,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以及重点实验室各学术带头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学术委员会第一阶段的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吴忠道副院长主持,首先宣布和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黎孟枫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对到来的委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合影留念。会议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侯云德院士主持。首先,实验室主任黎孟枫代表实验室作2008~2009两年来的工作报告,重点汇报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两年来实验室的重大事件,取得的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和实验室平台建设,以及实验室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根据国家需求和验收专家建议所做的战略调整,以及重点实验室评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的筹备工作。随后,余新炳教授、吴长有教授、伦照荣教授、何蕴韶教授、黎孟枫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

会议上,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充分评估和讨论了实验室两年来的工作,对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委员们认为热带病防治研究对国家和世界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重点实验室目前建设和发展势头良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若干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战略性高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方面,建设了病原分子诊断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热带病综合防控示范基地,对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构建了一支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的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后劲。

学术委员会认为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经具备了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并针对实验室即将迎接教育部现场评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在凝练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时要把国家需求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要更多地结合热带病学研究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时对实验室定位要明确,建议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评估时的五项代表性成果要进一步紧扣热带病防治主题进行凝练和梳理。在具体的学科设置上,学委们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方向,如针对热带病防治的生物信息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环境气候因素对热带病流行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新现与再现病原溯源技术等。

此次学委会的召开,不仅对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更是对下一步重点实验室评估和国家实验室筹建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 2010-9-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