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讲台作证----记金正均教授

来源:胡德荣
摘要:题记:一位大学教授往讲台上一站就是56个春秋,十分难能可贵。在当前鼓励名师上讲台的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家金正均教授无疑是一面对照的镜子。一位78岁高龄的老教授晕倒在横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东西校园南北高架的天桥上,第二天他又依然活跃在为博士研究生授课的讲台上。他硬是被现已成为教研室同事、他的......

点击显示 收起

题记:一位大学教授往讲台上一站就是56个春秋,十分难能可贵。在当前鼓励名师上讲台的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家金正均教授无疑是一面对照的镜子。

    一位78岁高龄的老教授晕倒在横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东西校园南北高架的天桥上,第二天他又依然活跃在为博士研究生授课的讲台上;
    他硬是被现已成为教研室同事、他的学生拖到医院检查身体,结果这位早年作过胃迷走神经切断术、胃空肠吻合术后导致倾倒综合症,现又被查出患了恶性左肾肿瘤、并作了根治手术······
    他说:“我离不开讲台,病好了我还要去教学生。”
    他就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药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位博士生导师金正均教授。

    三尺讲台,无论是用粉笔、用教鞭的过去,还是用上电脑、用上多媒体的今天,金正均乐此不疲,他往讲台上一站就是56个春秋,他是始终活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讲台上年纪最大的教授

    金正均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助教。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又到了上海第二医学院药理学教研组任教。56年来,他从一个小助教做起,逐渐成为一名双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又担任上海市药理与毒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药理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药理学报》副主编等,无论是职务变了还是地位高了,但他上讲台授课的一颗恒心始终没变。
    三尺讲台,无论是用粉笔、用教鞭的过去,还是用上电脑、用上多媒体的今天,金正均乐此不疲,走上三尺讲台他浑身来劲。金正均说:“每次走上讲台,我都会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药理学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这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金正均担任了博士、硕士、七年制及本科班的主讲教师。对于这门已教了几十年的医学基础课,他每每走上讲台,必定在前一晚上还是认真、悉心地备课。金正均说:“课程内容虽然早已是滚瓜烂熟了,但是在备课时我还是要特别注重并留意授课的程序、逻辑,哪里该转折,哪里该强调,哪里又该举例了。”“不备课上讲台,我是说不出口、拿不出手的呀。”
    2002级七年制柯耀华说,金教授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和蔼可亲,对于交大医学院的学生来说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年近八旬还乐于教书育人,面对既深入浅出又形象生动的教学,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努力地学好这门药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钱景说,金教授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从来没有一点架子,他每次上课都提前二、三十分钟到教室,把投影仪、电脑等设备都调试好。课堂上,他对学生因材施教;课堂下,他和同学们很亲近,就象自己的爷爷,让同学感觉很温馨。
    老教师魏丕敬说:“金正均教授前些年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文化大革命被耽搁了十年,我要把这十年抓回来’。”正是在这种精神下,金正均忘我地投入了教学工作。
    金正均半个多世纪伴随着讲台,从未迟到过,上午第一节有课,他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生怕误了时间,也误了同学们的学业。有时开教室门的教学楼管理人员还未到,他便坐在楼梯的台阶上边等、边想着授课的内容等,这样的情景让他的学生也碰到过多次。
    金正均作为药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位博士生导师,尤其擅长药物受体动力学、电生理技术、生物统计等。近几年他授课时间往往是每周4个半天,而且是中文的“医学设计原理”、“高级统计”和英文的“生物医学工程”三门不同内容为三个不同班级上课。
    统计学中有个概念叫“自由度”。金正均为了讲清楚这个概念,上课时带了4只橘子放到讲台上,请学生任意挑选1只即为一次“自由度”,在挑选三次3只以后,所剩1只的情况下就不自由了,那么“自由度”就是“个数减一”。学生们纷纷叫绝,一个抽象的概念就这么被朴实无华地解释清楚了。
    课间休息,金正均总是播放一些轻松幽默的动画片,让学生松弛身心、调节情情绪。同学们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春天抗击“非典”期间,金老师课间休息时播放的是他从网上下载的《猫的一家讲卫生抗SARS》短片。
    教书育人,寓教于乐。从纯粹医学基础教学来说,金正均往讲台上一站就是56个春秋,他是始终活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讲台上年纪最大的教授。

    走下讲台的金正均除了备课,便驰骋在科学研究中。他创建了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同时还创立了临床上合并用药的“金氏公式”,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已在医药学界广为使用

    金正均教授说:“上讲台是传授医学知识,走下讲台搞科研是为了更好地走上讲台。”走下讲台的金正均除了备课,便驰骋在数理药理学、电生理和生物统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在药理学研究中,用数学手段探索药理学定量规律的定量药理学,已受到药理学界的关注。为了赶上定量药理学又称数学药理学这一世界潮流,1979年金正均教授和皖南医学院孙瑞元教授组织创建了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经过推选,金正均教授担任了第一任理事长。接着,在他的组织下于1982年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数学药理会议,成立了全国数学药理学术委员会。
    在临床上,合并用药是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以往均延用BÜrgi氏规律公式来判断合并用药后的最终效应。可是金正均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个公式的缺陷,于是大胆地提出了创新性的修正,经过实践和同行的确认,修正后的联合用药理论被誉为“金氏公式”。这个简单、易行、省时、省钱的公式,得到了许多药理学家的充分肯定,现已在医药学界广为使用。
    基于金正均在电子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他在电脑未曾普及时便在普通运用的计算器上编制了一套程序,只需按照设定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完成一些统计学上的复杂公式运算。现在电脑普及了,但他的许多国内外学生至今兜里还存放着实用的计算器和金老师编写的讲义。
    另外,金正均思路开阔,在科研方面显示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实施能力,他课题设计明确,方向正确,尤其对关键性问题上解决能力强。由他主持研究、创制的电脑自动控制给药系统——肌松开玛系统,推广创导计算机统计程序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研究成果。
    受卫生部委托,金正均还开办了多期全国电生理技术训练班、药理数学训练班,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人才。他还主编了《药理学进展》专著和《医学实验设计原理》、《药物受体动力学》等教材,并发表论文100余篇。

    金正均为人清廉,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视教学是件极愉快的事。他教书,首先教会学生做人,他以蕴藏的为人师表的优秀品德,以及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金正均1928年出生在上海,从中法学堂读小学直至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其学费几乎都获得了全免。他自幼爱好自然科学,喜爱物理,尤其是电学与无线电,常常在家关了房门做些电学或化学试验。他还对数学很感兴趣,后来还学过会计、速算等。
    成为大学教师的金正均为人清廉,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视教学是件极愉快的事,融数学药理、电生理和生物统计于一体,把书教得生动活泼。他玩电脑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教研室老师和学生们在惊讶的同时,敬佩老人将电脑服务于整个教学。他每天在网上浏览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动态,并随时下载供师生掌握国际前沿的信息。
    病榻上,谈起课堂教学、谈起三尺讲台,他眼睛放光,满是兴奋与自豪。他说起他最得意的学生章鲁、陈红专,如今都已成为学科带头人。金正均经常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教学生医学知识,更重要的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现已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组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计算机医学应用教研室主任章鲁教授回忆说:“1988年我在美国费城Drexel大学做访问学者,一次金老师来看望我,我们一起边散步、边交谈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地记忆着,历历在目。”
    章鲁说,金老师不是中共党员,他和蔼可亲的谈话没有丝毫说教,却句句说得我心热乎乎的。我们一起谈学科发展、谈人才培养,“我很快回国,我对我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来没有后悔过。”
    章鲁还动情地说:“特别是金老师那一句‘你对待学生要像我对你这样好’,永远记在我心里。”现在,章鲁自己也作为导师了,他带自己的学生也是像金老师一样。
    药理学教研室青年教师朱瑾说:“金老师犹如家父,对我十分关心和爱护。不仅教我专业法语,在我赴法国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还经常发电子邮件教导我要珍惜目前的大环境,切忌浮燥心理。在我学位论文的统计资料碰到困难时,金老师又是在远隔重洋下通过电子邮件及时予以指导。”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从他的谆谆教诲中感悟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金正均生活俭朴,由于动过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胃空肠吻合术而导致倾倒综合症的后遗症,老师和学生们往往看到他中午只一碗烂糊面条就把自己打发完了。可是在课堂上,他经常以自己的病例为证,要求学生打好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到了临床好好给病人治病,不要给病人治完病后而落下后遗症。
    2004年8月27日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消息传来,金正均兴奋极了。夜晚,他把白天报纸上刘翔冲刺的大幅彩色照片扫描下来,第二天就在课堂上通过电脑播放给学生们看,以此教育学生学好医学基础知识,将来也向世界医学高峰冲刺。说起这一教学片段,金正均说:“我自己也都这把年纪了,在有生之年矢志不渝地站在讲台上,又何尝不是在作最后冲刺呢!”
    一次,金正均为研究生新生作报告,从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谈到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从培养开拓创新意识谈到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他用朴实无华但很实在的语言勉励广大新生,要培养明确的学习目标、严谨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科学基础、临床技能、职业态度、沟通技巧等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同时也将爱国荣校等情感融汇其中。报告结束后,新生们对金教授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金正均对自己的研究生更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他已培养了19名博士生和30名硕士生,其中不少学生在学术界已享有颇高的声望。
    作为一名前辈,他尤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他认为要在一所综合性大学里里创办一流医学院,必须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而青年教师则是学科发展的未来,外语尤其重要。近年来,他致力于为基础医学院培养专业英文、专业法文青年师资。对教研室里的双语教学骨干,他更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提高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如今他家8平方米的小书房成了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常爱去的地方。
    青年女教师王昊回忆说,那年赴法国进修前,拿着填写的履历第一次跑到金老师家让他看,金老师不仅在电脑上为我一字一字地修改,还为我MP3转录下原版的法语专业会话,并且一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这一切,至今还让我感动不已。
    金正均就是这样,以他蕴藏的为人师表的优秀品德,以及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当有人赞誉他懂得六国外语时,他只是谦虚地说:“掌握外语很重要。”他承认他法语第一,英语第二,俄语第三,第四、五、六则是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他说他现在还在借助字典在学习荷兰语。
    “教书是快乐的,我离不开讲台。”躺在病床上的金正均还是想着他那站了56年的三尺讲台。

作者: 2006-10-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