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万能细胞”、“意义相当于飞机问世”、“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等消息通过电波从大洋彼岸传到中国时,犹如一针兴奋剂,在科技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莫大的震动。而轰动一时的新闻的主角就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97级毕业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俞君英。
11月24日,北大新闻网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俞君英大学本科毕业
论文指导老师、时任北大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系主任的吴光耀教授,在吴教授位于西郊百望山旁的实验室,一同走近十年前从北大毕业的本科生。
意义:由设想到现实,意义不亚于造出能飞的飞机
在简单的寒暄后,吴光耀教授便直言“俞君英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丝毫不感到意外。”接着,他向记者介绍俞君英所取得突破的具体意义。
近年来,生命基因科学领域有两大突破:一个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它改变了过去“只有植物可以无性繁殖而动物不能无性繁殖”的认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物种的优良品质。另一项就是干细胞的研究,自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教授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宣告获得了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力的人体胚胎干细胞后,干细胞研究就成为社会的焦点:1999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果评选中,“干细胞研究的新发现”荣登榜首,“干细胞”研究在2000年再度被评为年度十大科学成就之一。
具体到干细胞,吴教授介绍:人体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干细胞是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其他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因此也被称为“万能细胞”;它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塑性为人体组织、器官的再造提供了可能;同时,干细胞可分裂为“不对称分裂”,即干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一个仍作为干细胞存在,另一个却可经过许多次的分裂增殖后,最终变成了成千上万的各种各样的体细胞。
“当年,汤姆森教授创造干细胞无限繁殖的技术,在这基础上再加上俞君英的勤奋和智慧,才使得她在短期内将表皮细胞转化为干细胞成为可能,实现了震惊世界的科学进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她的研究相当于航空工程中制造成首架可飞行的飞机,进一步努力,可以制造出民航飞机、轰炸机、战斗机等。”吴教授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介绍说。实现了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在体外培育出分化细胞形成的组织,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就成为了可能,俞君英在这一领域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今后的
临床应用上,就有希望避免 移植器官的来源限制和人体的排斥反应,以及胚胎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这也就是科学界为之轰动原因所在。
关于有评论说俞君英的研究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吴教授表示认可。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俞君英本人和汤姆森教授同获诺奖、俞君英单独被授予诺奖、俞君英和日本女科学家同获诺奖(注: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也把一份类似的报告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印象:优秀集体中的一个秀气的南方女孩
生于浙江诸暨的俞君英1992年以绍兴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并被编入理科实验班(后来元培实验班的前身),至1997年毕业。俞君英给她的启蒙老师、同乡吴光耀教授(祖籍浙江上虞)的印象是“秀气的南方女孩”。
“当时俞君英的那个班有19个人,他们整体都很优秀,都非常会念书,而且动手能力强。”他们赶上了当时为期一年的“学生军训”,但他们在那一年的时间里精通地掌握了英语,为今后深造打下了基础。
吴教授回忆说,“俞君英很聪明、有毅力,但不爱说话、不怎么张扬。”被分到理科实验班的俞君英要修满240个学分,要超出普通同学60个学分,而四年下来,俞君英给出的答卷是:每门都在90分以上。俞君英的过人之处在大二时更加显现出来:那一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两位“帕德纳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
在吴教授印象中和俞君英接触并不多,只有在讨论
学术问题和做论文的时候。“北大生科院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很严格,包括:选题和实验设计、国际文献综述、独立进行实验、实验总结、结论和规范的中外文献注释等,通过这样基本的训练过程后,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独立完成科研和书写论文。”吴教授回忆说,俞君英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了论文,内容比设计时更充实,因此在答辩时也获得了“优”,毕业留学时也得到吴教授的推荐信。
在吴教授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吴教授仍然保留至今的10年前俞君英手写的本科毕业论文,秀丽的文字、清晰的公式、完整的中英文引注,让人依稀看到十年前那个刻苦、严谨的学生。
手中翻着俞君英薄薄二十几页的毕业论文,吴光耀教授总结了她在北大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学院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实验需要;北大生科院注重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从所学习的化学学科的无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的课程使学生们接受了严格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定量分析技能训练;在生物学科中,重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较早地加强了生理、生化各学科的学习,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等等。
谈话间,吴教授还特别提到,平时重视学习基本训练和技能对她以后的研究帮助很大。比如她毕业论文研究植物“反义酶基因”,这与她目前研究中应用的“逆转录病毒”不无可借鉴之处,但她前者使用了植物,后者研究了人体。
采访中,恰巧俞君英的同班同学刘伟权也在场。谈起十年前的俞君英,刘伟权回忆道:“当时大家目标明确、学习都比较刻苦,尤其是女同学都不爱玩。印象中俞君英在理科实验班的课程比我们都多,但成绩都在90分以上,所以她取得今天的成绩是自然的事。”
期待:改善科研大环境 注重个体科研素养养成
吴光耀教授1956年考入北大,毕业后留校,从助教一直做到教授、系主任;2005年,吴教授正式从教学岗位上退休。作为一个“老北大人”,吴教授对于学生、学科发展自然有一番见解。
相比俞君英那个时代的学生,吴教授认为各有异同。“俞君英他们本身就聪明,又踏实、爱读书,班级风气也好。”当时的同学们除了每年不多的聚餐、郊游外,都把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参加社团活动的也不多。吴教授特别提到,那个时候年轻学生谈恋爱的非常少,倒是和老师们、同班同学处得很融洽。他分析说,现在的北大学生起点很高,学习很勤奋,但由于竞争更强了,也就有一些学生心理不平衡,这是需要注意的。
谈到学习条件,吴教授也感慨现在学生的条件有很多改善。吴教授至今还记得,俞君英他们每人每做一次实验,国家补贴三块钱。为了给学生们发补助和满足实验所需,吴光耀教授带人开设课题,通过为地方做项目的方式筹集资金。
对于像俞君英这样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吴教授感到“可以理解”,但话语间仍不免有几分忧虑。国外政府层面对基因工程和
癌症的资助非常大,加上基金会、大公司的巨额投入,使这些领域科研人员的需求也非常大;而北大的学生经过严格、扎实的基本学习和训练正符合要求,这也就为什么生科院的学生容易出国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吴教授看来,学生出国多也有客观原因——在国内的就业仍然存在路窄的问题。吴教授分析说,国家对基因工程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还需要加强,科研的大环境还不够理想。“现在,国家科研院所的人才需求一再紧缩,而且不少单位处于自负盈亏的状况,对毕业生的需求很有限。而
医药企业,除了占较大比例的
中药外,国内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和需求也很少,自然也难以成为学生就业的选择。”
至于吴教授为之自豪的学生俞君英,他说:“我准备给她发一封祝贺信,恭喜她取得的成就,”吴教授爽朗地笑着说,“在信中,我要告诉她:北大曾经培养了你,今天仍然关注着你,为你喝彩,为你加油,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展。”
吴光耀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并任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客座教授,已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3本。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教育及科普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委员会主任、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领队、北京大学学报编委,现任生命世界编委、生物技术世界编委。多年从事基因工程产品和生化提取产品开发。
主要业绩:获得了多项专利,并在2000年带团前往埃及尼罗河制药厂建立了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线。曾与印尼金光集团合作,解决树木快速繁殖问题,与山东禹王实业公司开发制药项目,并在北京建立自主研发的、符合GMP标准的中试生产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