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南开大学王磊:用世界平台培育本土一流团队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4月24日,南开大学、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宣告率先绘出了转基因木瓜的基因图谱。“木瓜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中方主持人、南开大学教授王磊说,中美双方是优势互补的。“今天登上《自然》封面的木瓜,不是南开大学与夏威夷大学联合研究组的第一......

点击显示 收起

4月24日,南开大学、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宣告率先绘出了转基因木瓜的基因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完整见到一株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

  

这项重大发现被《自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这也是天津地区诞生的第一篇《自然》封面文章。

  

“木瓜全基因组测序计划”,是中国继人类基因组计划、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后参与的又一项大型国际基因组合作研究计划。这项研究不仅为木瓜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合理运用木瓜资源奠定了基础,还对农作物育种、农业生产和深化人类对转基因植物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木瓜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中方主持人、南开大学教授王磊说,中美双方是优势互补的。测序工作由两边共同完成,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南开为主,用于分析的仪器由夏威夷提供。“今天登上《自然》封面的木瓜,不是南开大学与夏威夷大学联合研究组的第一个研究对象,也不是最后一个。”

  

王磊生于1962年,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87年留学澳大利亚,1992年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他组建起了一支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学术梯队。这支金字塔型的团队,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海归”学者,也有本土培养的人才。

  

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的研究团队已有100多人,在分子微生物检测领域享有盛誉,其中30多位师生参加了木瓜计划。

  

在这个学院,还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建立了一套以功能基因组学平台为主,包括基因组学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在内的四大研究平台,成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

  

目前,学院在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芯片三个领域,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取得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88项,开发出了一系列微生物检测产品。

  

2007年3月以来,王磊教授的研究组一年之内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和《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3篇论文。“木瓜的基因组草图”更被选为封面文章推出。

  

“在国际合作中,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是培养了很好的团队。只靠几个‘海归’肯定不行。用世界前沿水平的平台来做世界前沿水平的工作,同时培养本土化的一流团队。”总结工作时,王磊总爱这样说。
作者: 2008-5-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