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陈翔:逆境让我更靠近理想

来源:湘雅医院
摘要:百年湘雅有了自己培养的“长江学者”,陈翔也成为临床医学学科唯一入选人,实现了湖南省和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领域“零”的突破。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在医学生时代曾希望能成为一名心灵手巧、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而今天他却成为了一位内科(皮肤科)医生,并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与临床相关的基......

点击显示 收起

        2010年年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学科博士生导师陈翔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年湘雅有了自己培养的“长江学者”,陈翔也成为临床医学学科唯一入选人,实现了湖南省和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领域“零”的突破。

        走近这位70后的长沙伢子,面前的他沉稳低调,虽然言语不多,但睿智而不失幽默。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在医学生时代曾希望能成为一名心灵手巧、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而今天他却成为了一位内科(皮肤科)医生,并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与临床相关的基础研究。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转变,陈翔一路走来,独自体味着其中的愉悦、辛苦和淡然。  

  

个人档案

  ●197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

  ●1988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3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4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攻读硕士学位;

  ●1997年7月硕士毕业;

  ●1997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9月提前完成学业回国。

  ●2001年9月回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工作至今。现任湘雅医院皮肤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楔子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在童年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我从小生活的那条小巷——药王街。”

        长沙自古名医辈出,汉有张仲景,唐有孙思邈,清有宋莲生,相传药王孙思邈晚年就定居在长沙,百姓为纪念他专门修建了一座药王庙,而这条街也被称作“药王街”。青石铺就的小巷,熟悉朴实的街坊,承载了陈翔童年太多美好的记忆。一家四口,十余平方的房子,尽管父母都在医院工作,但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陈翔的父亲陈服文教授告诉记者,“70年代大家的工资都不高,家里负担也很重,我还卖过3次血来维持家用。尽管生活和学习条件不好,但陈翔小的时候就很乖,成绩也总是班上的一二名。他数学特别好,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很难的应用题,问谁敢来试试?陈翔当时就举手并很快心算出了答案。”

        中学陈翔从长沙市一中考入湖南医科大学,直至考到附二医院读硕士,陈翔从来不主动跟同学和同事说自己有着一个当副校长的爸爸,他非常希望能够离开父母的羽翼,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追逐自己脚下的路,陈翔为这份坚持不仅付出了沉淀时间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也付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泪水和倔强。无论梦想飞得有多高,脚下的路有多远,在陈翔的骨子里,依然牢牢地记着母亲牵着他的手,走在药王街的青石路上,指着一个戴着大学校徽的大哥哥告诉他,“做什么都不要浮躁,要踏实和严谨,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1997年—2001年:破茧为蝶的艰辛历程

        1997年10月23日傍晚,透过日航飞机的小窗,能依稀见到的是隔海相望的樱岛火山。陈翔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完全陌生而且语言不通的土地—日本鹿儿岛市。

        很多人不能理解,临床硕士生毕业对于当时的一个皮肤科医生来说,已经到顶了,没有必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日本再去读博。但作为一名年轻医生,他在参加一次中日皮肤科医师交流会做大会发言后,与日本顶尖级的皮肤临床医生相比,他感觉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自己去了解和探索,这也许正是自己迫切希望深入一个新领域去解开许许多多皮肤病谜团的钥匙。机遇其实是一次抉择,对完全不懂日语的陈翔来说,陌生的语言和环境丝毫不能阻拦他探索新领域的求知欲。他渴望这样一个攀登的台阶,能让他内心的饱满激情得到考验。

        生活给了他拷问理想的密码。

        只身去往日本的那一年,陈翔27岁。

        导师在面试时对陈翔留有很深的印象:敦厚、专业基础扎实、英语不错。他对一同来机场接飞机的学生说,陈翔完全不懂日语,他来了以后,每个人都不准跟他讲英语,必须逼着他学日语。

        日本大学的临床学科有着非常严谨的医疗和科研体系,等级森严。导师安排了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副教授作为陈翔的直接指导老师,起初那位副教授对中国人的能力有些怀疑,根本没把这个中国小伙子当作一回事。凭着长沙伢子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特点,陈翔从实验室最基础的病理切片、组织化学染色、到免疫电镜,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学起,在没有太多具体指导、语言完全不通的情况下,硬是全部娴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每天早晨七点他准时起床骑半小时脚踏车到山脚下,再花20分钟步行爬到山坡上的学校实验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30岁生日的那天,等他做完实验回到家已是深夜,陈翔抬头看着异乡的月光,暗暗告诉自己要更坚强。学习就这样在一天天积累,日语在一天天的进步,实验数据也在一天天充实,当结果摆在日本老师们面前时,他们不禁对陈翔刮目相看!

        2001年,陈翔用3年半时间(日本博士为4年学制),以发表三篇英文论文的优异成绩成为鹿大皮肤科同届的八位博士生中惟一一个提前毕业的学生,也是唯一的一位留学生,并因此获得当年日本研究皮肤科学会外籍皮肤科医师奖。当他回国走出长沙黄花机场的候机厅的时候,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就哭了,头发老长,人瘦了20多斤,只有母亲才能深深地知道这个每次在电话里报平安,说什么都好的儿子,在异乡受了多少苦。

  

2001年—2010年:从“三无”到硕果累累

        博士毕业后,陈翔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在日本或美国实验室,继续把基础研究做下去;二是回祖国,在日本的所有研究可能面临中断。

        回湘雅,做一名医生的同时再去做一个科学家!这是陈翔内心的选择。

        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场地,陈翔把回国后的研究工作自嘲为“三无”。除了每天日常繁重的临床工作,陈翔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在申请各类基金的具体事宜上。

        2001年到2006年,他带领一批年轻医生和研究生,在基础条件有限、资金缺乏等等许多困难面前,一刻也没有放松科学研究。

        陈翔带领自己的青年团队,延续在日本有关CD147分子的科学研究,很快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CD147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状态密切相关,是一种新的低分化角质形成细胞标志蛋白,并可能发挥抑制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和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的作用。从而为探索银屑病、良性和恶性表皮肿瘤等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性疾病的新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2003年陈翔第二次顺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继续开展CD147分子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首次明确了CD147分子可以通过促进皮肤肿瘤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表达MMPs,从而在多种皮肤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作用,为探索皮肤肿瘤新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了理想的靶分子。他们还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了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分子的表达,并研究抑制前后肿瘤细胞在体外及SCID鼠体内增殖、浸润和转移能力的变化,证实了CD147在恶性黑素瘤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CD147siRNA干扰对体内肿瘤治疗的有效性。该项研究成果在世界一流的Cancer  Research(肿瘤研究)杂志发表。

        2005年陈翔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一步开展CD147分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从2006年开始,随着各类基金的启动和同行的关注,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纷至沓来,以陈翔为主的科研团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他们在国内实验条件下明确了CD147在多种皮肤肿瘤浸润、转移、血管新生、糖酵解以及多药耐药等肿瘤进展环节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可能抑制途径。其先期研究成果发表于Int  J  Cancer(2002年,单篇被引用122次),后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Cancer  Res,  J  Proteome  Res,Cancer  Lett等,探明了CD147及其配体在银屑病发病多环节中的作用机制。近来他们新的研究已初步证实CD147(BSG)基因rs8259位点的多态性(SNP)与中南地区人群的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CD147是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六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相继发表,让来访的日本导师不禁感慨说:“陈君,你在中国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走到我的前面去了!”

  

2010年后:专注成就梦想

        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陈翔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内脏疾病可以反应到皮肤,皮肤跟所有器官都有联系,这就要求皮肤科医生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同时,皮肤病通常为反复发作,复发率高,这也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跟病人交流,取得病人的理解,很重要。

        研究生小粟告诉记者,陈老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抓得很严,每周四业务学习这些年几乎一次也没间断过,有一次陈老师因病住院,业务学习就安排在他的病床旁,他一边输液一边听大家汇报实验结果。有的时候正赶上陈老师行政值班,业务学习地点就改到值班室,雷打不动。正因为陈翔的这种认真劲,学生们一点都不敢“怠慢”每周一次的学习,对自己要做的专题内容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和资料,因此收获也很大。

        对于团队中的任何一员,陈翔都会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有一次一个学生的父亲生病,陈翔从联系医生到术后专门去看望。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他也会伸把手给予资助。学生们都说,陈老师在学术上是老师,生活中就是朋友或家长。学术上遇到有些问题他们同样会和陈翔老师大开辩论,在问题面前陈翔老师从来都是用赞赏的眼光来鼓励他们。

        如今,他依然每天处理完繁忙的公务或是临床工作回家后,就一头扎在书房搞研究,如饥似渴地充实着自己。目前,他把多年来一直研究的CD147分子延伸到银屑病领域,后续研究将为今后银屑病新的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分子和更坚实的理论依据。

        关于CD147分子的转化医学研究也是陈翔教授的研究团队今后的方向与目标之一。希望今后能找寻出CD147分子的有效拮抗剂,制备出新的皮肤科外用药物,用于银屑病等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

  

        这是一个心系“皮肤”的医学专家用科学的眼光洞察的收获。在他的心中,自己永远是湘雅土生土长的学生。他说,很多做出一定成绩的人都源于有一些很好的契机,但契机的背后却有常人看不到的对事业的执着。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而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陈翔是一颗星星,他期盼用自己的光点缀湘雅的天空。
作者: 2010-5-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