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姬十三:像松鼠那样打开坚果

来源:文汇报
摘要:这些正被微博高频率“@转发”的存疑信息,几乎都能看到署名“谣言粉碎机”的参与解答,以及一个名叫“姬十三”的人的转发。”每一次解答,都是科学在许多人生活中的点滴渗透。“科学松鼠会”、“果壳网”以及它们的标志人物姬十三,因为孜孜不倦做科普,积攒起人气和名气。姬十三本名嵇晓华,很多人熟悉他这个有点“十三......

点击显示 收起

        “地球一小时熄灯环保”活动真能节能减排?饮水机里的水反复烧开,喝了对健康不利?这些正被微博高频率“@转发”的存疑信息,几乎都能看到署名“谣言粉碎机”的参与解答,以及一个名叫“姬十三”的人的转发。“熄灯环保不能减排……”“千滚水其实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每一次解答,都是科学在许多人生活中的点滴渗透;“科学松鼠会”、“果壳网”以及它们的标志人物姬十三,因为孜孜不倦做科普,积攒起人气和名气。

        

        姬十三本名嵇晓华,很多人熟悉他这个有点“十三”的笔名,是因为读几年前《新发现》等杂志上的“酷科普”专栏,或因为他随后创立的科普团队科学松鼠会。拥有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的姬十三,生活里曾经充满实验室、论文、核心期刊等理科关键词,和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有点像。从理科男到科普专栏作家,再到自掏腰包办科学松鼠会做公益科普,最终创办果壳网,一个以科学为内容的新媒体,姬十三不断在探索。眼下做CEO,他想探索商业与公益并行的新科普模式。

        

“科学生活和享受生活,很难平衡”

        

        在成为“姬十三”之前,嵇晓华是复旦大学校园里一个并不张扬、有点文艺腔调的上海男生,读书时偷偷摸摸写过不少诗,不为发表,只供自我欣赏。2004年,他以“姬十三”为名,写了篇运用自己神经生物学专业知识的科普文章。用幽默俏皮的文字解释艰涩的科学,他感觉不错。他还发现了更大的乐趣:写文章做科学传播,能接触专业之外更多的新鲜事。

        

        他在这方面有才。能把“天书”一般的公式、分子式转换成大多数人能读也爱读的文章,姬十三迅速成为各路科普编辑的最爱之一。博士嵇晓华渐渐成了科普圈里小有名气的姬十三。

        

        2008年,姬十三和一群朋友自掏腰包,创立了公益科学传播团体——科学松鼠会。“科学就像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像松鼠打开坚果一样,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解释“松鼠会”名称由来的这段话,如今成了很多人口口相传的时尚名言。姬十三还说:“‘科普’这个词有点教导的意思,我更喜欢把我们的工作表述为‘科学写作’,科学传播需要的是平等交流。”

        

        一群看着科幻电影长大的“科学松鼠”们,试图重新塑造中国的科普,使之年轻时尚,有活力也有吸引力。他们每天都在松鼠会的网站上更新文章,绝大部分是原创科普。“哈利·波特的闪电状刀伤是什么导致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即将公布的惊人消息……”很潮很文艺是“松鼠版”科普的特色。由30位“松鼠”合作的一本《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汇集了各种流行“文体”,表述方式的新潮程度,颠覆了很多人印象中科普文章的一板一眼。书中一篇《密室里的谋杀》,学“名侦探柯南”的悬疑路数,追踪“杀手”一氧化碳;而《毒门秘笈》仿的是金庸武侠,各路“毒侠”使出十八般兵器;还有《我刷牙为什么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等等小品文,借人们视而不见的生活现象,解释大家身边的科学:“牙齿也抓不住牙膏……”

        

        作为科学松鼠会的标志人物,姬十三被许多80后视作偶像——一个并不遥远的偶像。有个有趣的段子流传一时,说是为了写营养学的科普文章,姬十三吃饭特专业、特敬业,非得把餐桌上的东西先分析一遍才送进嘴里。其实此人平时吃东西不讲究,重油、辣是他的最爱。他自己对此有点不好意思:“既想科学生活,还想享受生活,很难平衡。”

        

把兴趣做成产业,反哺公益科普

        

        几年前拨个电话就能随时说上话,如今采访需要先跟负责媒体关系的“把门人”接洽——姬十三“搞大了”,把兴趣做成了产业,把科普变成了“产品”,自己则成了果壳互动科技传媒的CEO。

        

        要支付20多位专职编辑的工资、网站服务器和办公场地的租金,姬十三发现经营科技传媒企业和兴趣小组式的科普完全不同,因为资本不在乎你的梦想是什么。科学松鼠会做出名气之后,姬十三曾拒绝过资本注入,他不愿意把做公益科普的科学松鼠会和商业赢利混在一起。

        

        去年底获得“百万美元级别”的投资之后,果壳传媒和科学松鼠会分离,前者是一个“泛科技新媒体”,后者目前作为公益科学传播项目,在非营利机构“哈赛中心”之下运作。但尽管彼此独立,姬十三用他松鼠会创始人和果壳传媒CEO的双重身份,还是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尝试用商业反哺公益。办讲座、做活动、开放网站,科学松鼠会继续免费做科普;果壳传媒则除了果壳网,还拓展出“果壳阅读”图书出版业务和科技品牌传播服务。姬十三说,果壳传媒的理想是发展成中国的Discovery,有资源做科研,有渠道推产品,也有能力普及科学。他感慨:“海外有很多有分量的科技媒体,记者、编辑都有很好的专业背景;而国内这样的媒体很少,科普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也不密切。”

        

        “不同的阶段,需要尝试不同的事。现在我面对的是管理、运营、商务。”姬十三希望35岁或者40岁以后,能够重新有时间静下来学习,认真写些东西。“科学最终要培养起一种个体信仰和社会环境,让人保持应有的判断力而不迷失。”这始终是他的梦想。

        

        本报记者    王磊

        

        上榜理由:国内科普新生代领军人物。创办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2009年获“第八届上海大众科学奖”;2010年获科技部评选的“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问答姬十三

        

        问:过去最高兴的事?

        

        答:每年都有新进展。2008年科学松鼠会,2009年科学嘉年华,2010年果壳网上线。新媒体变化很快,我不快不行。

        

        问:未来最想做的事?

        

        答:做好果壳网,把它做成科技青年聚集的社交网络。

        

        问:最享受的事情?

        

        答:有一个悠闲的下午。

        

        问:工作以外的生活什么样?

        

        答:工作和生活不分。工作以外没太多的生活。

        

        问:最希望得到什么支持?

        

        答:希望把科学往外推;希望看到各行各业对科技的支持,看到科技对生活有所促进;希望科学理性帮大家找到归宿感。
作者: 2011-4-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