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快讯

临床研究显示:藏族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

来源:新华社
摘要:经有关专家对西藏4415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显示:西藏藏族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西藏人胃癌发病高峰在46岁以上。专家对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十多家医院近二十年中的44158例胃镜检查资料分析显示,经病理证实的胃癌1345例,总检出率3.04%。胃癌发病高峰在46岁以上,占79.55%。其中,......

点击显示 收起


经有关专家对西藏4415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显示:西藏藏族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西藏人胃癌发病高峰在46岁以上。

  专家对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十多家医院近二十年中的44158例胃镜检查资料分析显示,经病理证实的胃癌1345例,总检出率3.04%;胃癌发病高峰在46岁以上,占79.55%。其中,藏族胃癌检出1199例,检出率2.72%,汉族141例,检出率为0.33%。

  有专家指出,藏族人胃癌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主要原因除藏族人和汉族人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居住环境不同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外,胃癌等位基因差异可能是藏族人胃癌发病高的重要原因。

  检查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藏族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发病高峰在51-60岁之间。而很多学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

  在检查出的胃癌中,42.38%的胃癌发病部位为胃窦部,其次为胃底贲门部和胃体部,分别占29.96%和27.66%。同时,多为进展型胃癌,早癌较少,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最多。

  检查结果还表明,在西藏,藏族人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汉族人。对此,有关专家解释,西藏地区长期缺氧环境可使胃黏膜不能进行有效的物质和氧气交换,酸性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的大量堆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皮,胃黏膜屏障容易受损,而发生各种胃炎及溃疡。

  同时,藏族群众以糌粑为主食,食物偏硬不易消化,喜辛辣、过热食物及血与肉,长期食用油脂及高盐食品,这些均可引起胃黏膜损害。多数藏族有饮酒及吸烟嗜好,乙醇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腔内氢离子反弥散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形成。

  此外,西藏卫生条件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就诊,这些也是导致藏族人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高的一个原因。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