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快讯

第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来源:山西新闻网
摘要:第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珍爱听力快乐成长今年的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为“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很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就诊,而这时候或许已经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为“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很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就诊,而这时候或许已经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了。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听力下降常见的症状有听不清声音、说话反应迟钝、经常误听误解、群体交流困难,心理上则表现为缺乏自信、胆怯焦虑、自我封闭等。

  鼻炎鼻窦炎对儿童及青少年听力的影响

  5岁的玲玲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前一段时间,玲玲的爸爸妈妈突然发现她感冒后变得“不听话”了。有时喊她吃饭,她却自顾自地趴在地板上玩玩具,半天也不予搭理。看动画片时,玲玲也会吵着闹着把电视的音量调高。

  “这孩子是不是耳朵有问题啊?”医生的诊断证实了玲玲妈妈的担心,玲玲的听力确实因为患了分泌性中耳炎而受到了损伤。

  人的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正常人这一管道在吞咽、打哈欠、打喷嚏等动作时开放,以保持中耳腔与外界压力的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振动及声音的传导。如果咽鼓管不通或功能异常,则中耳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中耳炎和听力下降。

  鼻炎和鼻窦炎是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鼻塞、流浓鼻涕、头痛,因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压迫咽鼓管口,以及浓鼻涕长期的刺激使咽鼓管口水肿,导致咽鼓管不通,进而造成中耳积液。

  得了鼻炎要及时治疗,可在鼻腔内滴氯麻滴鼻液,消除鼻黏膜炎症和水肿,以缓解鼻塞。同时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外擤,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时尚生活削弱青少年听力

  现年25岁的张小姐由于家里距单位较远,为了减轻上下班途中的乏味,养成了长期听随身听的习惯。前不久,她觉得自己有耳鸣、耳痛、头昏等症状,医生检查后诊断其为噪音引起的听力减退,并且告诫她,如果再不停止长时间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听音乐的不良生活习惯,将会对她的听力造成更大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噪音性耳聋。

  李华本是个伶俐聪慧的孩子,可到了初二下学期,老师发现他变得反应迟钝了。课堂上刚刚讲完的内容让他复述一下,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问他为什么,他犹豫了好长时间才说:“老师,你讲课声音太小,我根本没听清楚。”老师问他的同桌和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听清楚了没有,他们都说听清楚了。这时,老师意识到李华的耳朵出了问题。

  在医院,李华告诉医生,他经常头昏脑涨,耳朵里像塞了棉花,麻麻乱乱的不好受,晚上似乎耳朵里还响,觉也睡不好。结果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成绩明显下降。

  耳科医生用仪器给李华做了详细检查,最后的结论是中重度“感音性耳聋”。医生经过询问,查不出李华有遗传性、先天性、药物性以及其他疾病引起耳聋的原因。后来发现李华的衣服口袋里露出个随身听的耳塞,并得知他听了有半年多了,原来,李华的耳聋是随身听惹的祸。

  近年来,在音质、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具有至真至美特色的微型收放机,因携带方便而风靡一时,尤其在青少年中很是盛行。他们戴耳机听音乐或外语,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一些潜在性危害。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

  随身听是立体声的,其最大音量令人感到震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一定损伤,声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产生一种震动,这种震动足以引起内耳黏膜和毛细胞的水肿,从而影响听力,导致神经性耳聋。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但最终会影响听力,而且MP3播放器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和较大的音乐存储容量,使人们收听音乐的时间更长更连续,损害可能会更大。

  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

  发病前的征兆

  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已经是耳聋的征兆。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无论何时,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于听准。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以致家人认为震耳难忍。

  温馨提示:建议广大青少年平时使用MP3随身听音量尽可能低一点儿。一般不易超过80-9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必要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儿再听。

  病毒感染伤听力

  病毒颗粒由血液循环直接进入或通过蛛网膜下腔进入内耳血液循环,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内淋巴迷路炎。很多病毒都可能感染内耳,如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流行感冒病毒等可引起耳聋。

  滥用药物导致药物性耳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然而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滥用药物导致耳聋的现象,且药物性耳聋一经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和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用。

  珍爱听力做好预防

  青少年该如何做好听力预防呢?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以及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花生、海产品等,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多食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C、E,提高氧化物岐化酶的作用,使人体对氧使用率提高,改善末梢血管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避免噪音的接触,远离噪音:听收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经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

  不要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内耳供血不足。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

  如何早期发现是否耳聋

  因为年幼,绝大部分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听力受损,他们以为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在自己的听力受到损伤后不会主动告诉父母。而且孩子在听力受损后并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这些都增加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问题。

  孩子在听力受损后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不够灵敏;不乐意和别人交流;喜欢调高电视及音响的声音;焦躁不安或不停地用手抓耳朵等。如果孩子突然出现这些症状,父母就应当及时带他去医院的耳科进行检查。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

  如果孩子没有听力,那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影响,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希望准妈妈们在孕产期注意减少听力损伤,这其中包括:计划妊娠,避免母亲慢性疾病或感染对早期胚胎的影响;扩大产前诊断范围,不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应做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减少孕产期对胎儿、新生儿听力的不良影响因素,如宫内及出生后感染、缺氧、早产、噪音、高胆红素血症等。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母亲在孕期或孩子出生后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刘江峰)

作者: 2007-3-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