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记者陈军)“白血病患儿家庭的心理健康值得社会关注,特别是那些因为无钱不得不放弃治疗的患儿家长,可能终身背上心理负担。”前天,市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于洁教授说。
患儿母亲靠安眠药度日
前日上午,记者在市儿童医院见到白血病患儿小余的母亲熊少琼时,她向记者说起3年前第一次得知儿子确诊结果时的心情:“得知孩子得了白血病时,我觉得病房都在旋转。”
据介绍,熊少琼家境不宽裕,但3年不间断的化疗已让孩子的病情有了很大转机,再经巩固治疗应大有起色。
3年前查出患白血病时,小余才10岁。熊少琼回忆说,儿子从2004年5月住院直至当年底,丈夫靠在万州替人开车挣钱,她独自在医院照顾孩子,自己深夜常躲在黑暗中抹泪。
在花光多年攒下的七八万元和学校发动的捐款1万多元后,熊少琼开始向亲友借钱。到2005年8月小余再次住院,账单上的欠费不停增加,熊少琼说自己都有了撞车寻求解脱的荒唐想法。
极端无助的心理长久地折磨她。孩子患病次年起,她天天头痛,不得不靠吃一些安眠药来缓解心理压力。
记者在病房看到,小余躺在床上呆望着天花板,很少说话,只有小便时才叫一声“妈”。熊少琼说,小余在家也基本是这个状态,他因身体经常不适,变得有些内向。加之经常中断学习,小余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去上学了。
基金会给孩子二次生命
熊少琼说,2005年8月那次没借到钱时,她几次走上万州长江大桥,但好心的路人劝住了她。当年8月底全家人绝望之际,市白血病儿童基金会成立了,小余获得首批救助,一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这次化疗效果很好。随后,去年初和去年底,小余各获得了两万元救助。熊少琼说,市白血病儿童基金会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去年六一节,市领导还亲切看望了小余及其他患儿,这支撑了熊少琼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