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快讯

洪灾过后防疫迫在眉睫——传染病专家详解各种灾区传染病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7月17日,卫生部印发了《卫生部关于做好2007年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部门继续加强灾区疫情监测,有效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广泛开展救灾防病宣传教育活动,严防灾区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加强对救灾防病工作的督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卫生部已向安徽、四川、河南等灾区派出卫生......

点击显示 收起


  5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其中尤以我国淮河流域以及四川东部、河南南部等地为重。
  卫生部十分重视防汛抗洪和救灾防病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7月17日,卫生部印发了《卫生部关于做好2007年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部门继续加强灾区疫情监测,有效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广泛开展救灾防病宣传教育活动,严防灾区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加强对救灾防病工作的督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卫生部已向安徽、四川、河南等灾区派出卫生部联络员,在各灾区巡视,及时上报当地救灾防病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疫情。同时,卫生部与民政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灾区灾情、水情和天气情况,并要求灾区卫生部门认真做好灾区传染病疫情、灾民伤病情的监测、分析和报告等工作,通过各项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灾后为何容易发生疫情
  每逢各种自然灾害,人民子弟兵都是最重要的救灾力量,他们不仅冲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同时,也参与了大量的灾区防疫工作,对灾后防疫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几位曾多次参与灾区防疫工作的军队医学专家。
  曾参加过1998抗洪救灾防疫任务的总后卫生部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所主任医师杨振洲说,之所以水灾过后容易发生疫情,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土地,基础卫生设施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灾区的粪便、垃圾、畜圈以及被淹死的家禽、家畜的尸体,都可以导致环境和水源的污染。其次,灾民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蚊子、苍蝇和老鼠的密度会在短时间内增加,自然疫源地随之扩散。洪水过后,死水面积增多,有利于传染病的媒介孳生,加之夏季天气炎热、潮湿,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衍迅速。第三,灾民居住条件简陋、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不良、交通不畅,使得常规免疫工作和卫生工作中断,加上疲劳、惊恐和悲伤等原因,使人群对传染病的抵御能力显著下降。
  上述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因此,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非常重要。
  ■灾后疫病有哪些
  洪水过后,灾区最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有哪些呢?
  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50多年的解放军302医院姜素椿教授曾多次参与地方传染病控制和处理工作,并曾获得过“首都劳动奖章”,他对灾后传染病的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
  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引起的恶性传染病。传染途径是食(饮)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及水所引起,常为全家或群体发病。此病发病徐缓,体温呈阶梯形上升,4~5天后高热,持续1~2周以上,继而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腹或泻便秘,肝脾肿大,部分病人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
  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进食含有霍乱弧菌的不洁饮食后感染发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此病的潜伏期为3小时至7天,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吐泻物常为米泔水样,一般无腹痛、无发热,严重者可发生失水性休克、皮肤干皱、口渴唇干。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多器官衰竭。此病传播速度快,可大规模流行。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常见的和水灾有关的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水源被携带钩端螺旋体的鼠、猪的尿液污染后,便成为“疫水”。水灾之时,“疫水”随之泛滥,扩大了钩端螺旋体的污染面。人在与“疫水”接触后,只要钩端螺旋体接触到人的皮肤、黏膜,便会钻入人体内。除人之外,猪、牛、狗等数十种动物均能感染此病。此病发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四肢酸软乏力、眼结膜充血,小腿肌肉压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因肾、肝衰竭而死亡。
  血吸虫病本病在我国长江沿岸以及江南地区曾经十分猖獗,解放后虽然已基本控制,但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发病率却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人们在洪水期间不注意保护,接触了含有尾蚴的疫水,可造成血吸虫病的急性感染。
  甲肝、戊肝甲型、戊型肝炎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水源被带有肝炎病毒的粪便污染造成的。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发病时特点相似,常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肝区疼痛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2个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一般预后良好。而戊肝患者则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一旦发病,往往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
  食物中毒灾区气候潮热,卫生状况差,细菌易繁殖。人如果吃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便可发病。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两天,最短为一个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水样便),严重者可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同餐人群可集体发病。
  细菌性痢疾这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大多是进食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苍蝇等传播。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下坠感,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
  “红眼病”其正式名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角膜炎”。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果接触了病人用过的东西,如洗脸盆、毛巾、书籍、玩具、报纸,甚至钱币等,往往在12~24小时内发病。 ■洪灾区防疫要多管齐下
  曾多次参加并成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疫情的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敏说,洪水过后的防疫工作中,改善住宿条件和饮食、饮水的卫生是当务之急。具体防治措施包括:
  第一,治理环境卫生,严防水体污染。要及时清理倒塌的房屋,在清理垃圾、粪便等之前,要先进行清洁和消毒,严禁接触各种污染水体,做到不喝生水。在洪水围困期,要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测和管理,政府环保部门,要根据当地气象特征、水文条件和污染源排污情况,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凡是被洪水淹没、污染的水源和蓄水池,卫生防疫部门应对水质进行检测,严重污染者一律封闭,待彻底处理后方可使用。上述水源或蓄水池清理修复并重新蓄水后,应做一次彻底消毒,并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以及动物尸体等污染物,并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看管。对浑浊的水源要加入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使水中带负电荷的硅、腐殖微粒互相吸引而下沉;可用漂白粉或碘酊对饮用水予以消毒后方可饮用。
  第二,做好自我防护。要大范围开展灭蚊、灭蝇和灭鼠工作,清除孳生地,并消灭钉螺。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搭建防蚊帐,涂抹驱蚊剂,不要在有钉螺的地方休息。尽量不要赤足接触江河湖水,下田劳动要穿田靴、戴防护手套,以避免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药物预防方面,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群可口服吡喹酮,预防血吸虫病;口服强力霉素或土霉素,可预防霍乱及副霍乱;注射钩端体疫苗,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要有足够的睡眠,以筑起体内免疫屏障。
  第三,注意食品卫生,严格做到“十不”,杜绝“病从口入”。“十不”即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肉;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不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不将生熟食品混在一起;不搞集聚和野餐活动;不用脏水漱口;不吃生冷食品或凉拌菜;不共用毛巾和牙刷。除注意饮食以外,最好每餐都吃醋和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能增强胃肠道的防御能力。
  第四,积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普及防病抗病知识。实践证明,一些灾区之所以疾病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防疫工作认识不到位或思想麻痹有关,所以,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当地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要深入灾区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病知识,实行集体预防和个人预防相结合,主动预防与被动免疫相结合,让灾区人民提高防病意识,自觉主动地采取防范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护能力。
  第五,防疫部门要做好洪水过后的消毒、杀虫、灭鼠工作指导,提供药品、器械和技术指导。常用消毒药品有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净水片,常用杀虫药品有残杀威、马拉硫磷、DDVP、氯氰菊酯、氯硝柳胺。灭鼠则可以采用鼠夹、鼠笼、溴敌隆毒饵、粘鼠板等。
  第六,加强疫情监测和医学观察。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之中。注意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趋势、疫情动态,及时报告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严格隔离制度。参加抗洪的人员离开灾区后,要对他们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时间要超过传染病的潜伏期。  (黄显斌)
  图为7月15日早晨,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芦沟段淮河大堤发生管涌,当地群众奋力封堵。 贾宁 摄
  ■相关链接
  ▲疫区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血吸虫病:通常40天,最短30天,最长60天;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7~10天,最短3天,最长20天;
  流行性出血热:通常14~21天,最短3天,最长60天;
  间日疟:通常14天,最短10天,最长20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通常10~14天,最短4天,最长21天;
  细菌性痢疾:通常1~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
  伤寒:通常10~14天,最短3天,最长42天;
  副伤寒:通常6~8天,最短2天,最长15天;
  霍乱:通常1~2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
  甲肝:通常30天,最短15天,最长45天。
  
作者: 2007-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