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

来源:卫生部
摘要: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08〕1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提升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降低重大......

点击显示 收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卫办科教发〔2008〕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提升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降低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经专项领导小组同意,现将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附件:1.“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课题申报指南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doc



        二○○八年八月十五日



        附件1.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通过专项的实施,构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支撑体系,自主研发传染病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方案,建立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的防治技术平台,为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为提升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培养传染病防治人才队伍,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完善国家传染病综合防控、应急处置和科学研究三大技术支撑体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服务。



        依据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专项分成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能力建设和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五个领域落实任务。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发布“十一五”计划期间(2008~2010年)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本批专项课题将采取“公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选择”的方式组织实施。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基本要求



        申报内容必须在本专项申报指南的范围之内,超出申报指南范围的不予受理。



        申报内容应围绕国家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与综合防控能力的重大需求,以形成传染病控制急需的战略产品、关键技术等为目标,鼓励优势团队联合申报。



        实施周期:2008年10月—2010年12月。



        (二)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申报单位应具有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并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企业应有较好的资金匹配能力。



        2.课题承担单位须在相关课题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善的研究条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产品研发能力或产业化成果。



        3.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4.每个课题的联合申报原则上不超过10个法人单位参加。联合申报各方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和经费。



        5.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课题原则上须以企业牵头申报,企业须按1:1比例提供配套资金。



        (三)课题申报人及参加人的基本条件



        1.课题申报人应是中国大陆境内的自然人且必须有承担单位作为依托。课题申报人应是课题的实际负责人,每个课题申报只能有一个课题负责人。



        2.课题申报人应是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两年以上及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研博士后)的在职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1951年9月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相关研究经验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对国内外有关最新科技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课题申报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3.课题申报人最多可以参与两项本专项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专项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4.课题申报人在申报时,不得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申报人应如实填写正在承担的国家863、973、基金会等计划科研课题的情况。对于故意在申报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课题申报。



        5.政府公务员不得申报课题。



        (四)申报受理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双面打印并左侧装订成册(不要过度装订),申报文件一式15份,要求语言精炼,数据可靠、真实。同时报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的Word版电子光盘一式2份。对超过受理截止时间未收到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本的不予受理。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或本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盖章。



        3.相关附件材料包括:



        (1)申报材料一览表;



        (2)申报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



        (3)联合申报合作协议;



        (4)申报单位法人代码证和企业的营业执照;



        (5)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4.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文件可从卫生部(www.moh.gov.cn)网站上下载。



        5.受理申报材料的截止日期:2008年8月31日17:00。只接收在申报截止日期前由申报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报材料。邮寄时间以到达北京的邮戳为准。专项组织单位对申报材料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6.申报材料寄送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100044,卫生部科教司规划处。



        联系人:刘 爽  010-68792240



        刘水文  010-68792250



        二、指南内容



        (一)艾滋病领域



        目标是遏制疫情上升的趋势、减少艾滋病毒新发感染人数、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艾滋病病人的疾病进展相关因素、致病机制和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艾滋病毒感染、发病及疾病进展相关因素,艾滋病毒致病机制以及艾滋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等。



        2.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方法、模式和策略,艾滋病毒持续传播扩散决定因素,我国艾滋病毒流行毒株变异、重组进化及监测技术以及艾滋病毒新发感染监测方法等。



        3.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和免疫重建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成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和免疫重建,儿童艾滋病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以及病毒储藏库清除和长期治疗等。



        4.艾滋病疫苗的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艾滋病创新疫苗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候选疫苗中试及生产工艺、质控方法,艾滋病疫苗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等。



        5.艾滋病毒诊断和预防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以缩短窗口期为目标的新型艾滋病毒诊断试剂,艾滋病治疗辅助诊断试剂,艾滋病毒新发感染诊断试剂,艾滋病毒的生物预防技术研究与产品以及重点人群有效预防措施等。



        (二)病毒性肝炎领域



        综合考虑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特别是实现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国家战略目标,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通过筛选鉴定与肝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的新标志物,对肝癌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得到整体提升,为研发肝癌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及个性化靶向治疗手段奠定基础。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和新型疫苗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的系统评价,提高免疫应答率的免疫机制,适用于不同接种人群的疫苗新剂型和新疫苗以及符合我国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点的最佳免疫方案等。



        2.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及其优化



        主要研究内容:现有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组合和序贯方案的优化,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的新方案、新方法等。



        3.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转归及机制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和重症化转归的机制,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阻断疾病进展的干预作用等。



        4.新型免疫疗法及药物靶位点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新型免疫疗法和制剂,新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药物作用靶点,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生活周期相关的细胞因子或靶分子等。



        5.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临床监测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试剂,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检测技术及配套试剂等。



        6.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及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机制和治疗方案优化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临床转归及干预影响,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案以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等。



        7.经肝炎向肝癌发展病程的监测、早诊与干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肝炎进展为肝癌的标志物群筛选、验证及其在早期诊断、分子分型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肝癌高危人群风险预测和防控手段以及规模化肝癌相关样本库建立与维护。  8.肝癌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的机制与治疗靶点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与干预位点,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标记、预测与干预新策略以及肝癌微环境和代谢紊乱机制。



        9.肝炎相关肝癌治疗新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神经内分泌相关分子与肝细胞癌变及药靶鉴定,肝癌干细胞与治疗新策略,肝癌生物治疗新途径,肝癌综合治疗规范化方案以及肝癌新治疗方案和技术的临床评价与优化。



        (三)结核病领域



        围绕发展新的防治手段、控制传染源、遏制结核病疫情的目标,逐步提升结核病诊断和防治能力,为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结核病分子标识和诊断技术及产品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核病分子标识与免疫组分,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产品,结核病耐药检测技术和产品,结核病新型诊断设备和材料等。



        2.结核病流行模式和免疫保护机制、疫苗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机制和耐药机制,新型疫苗、载体和评价体系以及结核病发病模式与流行规律等。



        3.耐药、多重感染及肺外结核等治疗新制剂和方案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耐药结核病治疗新方案及其评价优化,复发肺结核和合并感染肺结核治疗新方案,新型抗结核药物分子靶位筛选以及结核病介入治疗的新材料等。



        (四)能力建设领域



        紧紧围绕提高我国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的目标,从提高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检测、监测、应急处置、导向防控和科技支撑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传染病检测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传染病病原体诊断和组合检测技术,未知病原体筛查体系和罕见病原体的检测技术,实验室诊断试剂的产品化,传染病诊断新型技术和方法等。



        2.传染病监测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病原体网络化监测技术,病原体变异分析技术,实验室监测数据库和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库整合技术,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和传播相关病原体检测技术,重要病原体变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传染病综合信息采集分析技术,传染病多维信息可视化的数据挖掘与探索性分析,传染病传播的相关环境因素监测、预警框架系统,传染病病原监测装备等。



        3.传染病信息分析技术与预警和防控决策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传染病卫生经济学分析和信息集成与防控策略,传染病疫情的数学建模与分析,传染病的数据挖掘、应急决策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等。



        4.传染病疫苗发展技术研究和新型疫苗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重大传染病病原体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鉴定,传染病新型疫苗以及重大传染病疫苗的应急快速规模化制备技术等。



        (五)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领域



        目标是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整体提高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能力与水平,明确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基本证候分布规律,完善辨证论治方法、形成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综合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艾滋病中医证候学,艾滋病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抗艾滋病中西药合用以及抗艾滋病毒中药复方优化及其动物模型等。



        2.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综合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重型肝炎的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证候规律及中医和(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



        3.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综合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肺结核中医证候学,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方案以及肺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



        4.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能力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重大基础问题与关键技术以及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等。
作者: 2008-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