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困境:中国耐药率排全球第二

来源:科学新闻
摘要:70年代,利福平……上世纪80年代,当这些治疗结核病的基本药物陆续问世后,几乎全世界都相信,结核病已经有药可医,彻底消灭结核病指日可待。然而到了90年代,结核病却又卷土重来,在治疗上且比以往变得更加棘手。流动人口、合并HIV感染,尤其是随着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的出现,人类赫然发现自己对结核病原来知之甚......

点击显示 收起

  40年代,链霉素;50年代,异烟肼;70年代,利福平……



上世纪80年代,当这些治疗结核病的基本药物陆续问世后,几乎全世界都相信,结核病已经有药可医,彻底消灭结核病指日可待。



然而到了90年代,结核病却又卷土重来,在治疗上且比以往变得更加棘手。流动人口、合并HIV感染,尤其是随着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的出现,人类赫然发现自己对结核病原来知之甚少,应对结核病威胁的手段又非常有限。



“如果不能应对耐多药结核,则它们将会取代当前占世界95%的药物敏感性结核杆菌,将把我们带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岁月。”2009年4月1日,在耐多药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部长级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



相对于半年即能治愈、费用为几百元、治疗率超过90%的普通肺结核病,耐药结核的治疗时间为2~3年,费用为普通结核病人的200倍。



治疗的不规范使得普通的结核病转变成耐多药结核,在更加恶劣的情形下,耐多药结核进一步转变为广泛耐多药结核。由于对目前绝大部分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均有耐药性,广泛耐药结核几乎成为不治之症。



中国总耐药率37.79%



2008年,根据对耐多药结核病调查的81个国家的数据,WHO发表了《第四次世界耐抗结核病药物报告》。俄罗斯以40%的总耐药率排第一,中国以20%~40%的总耐药率排名第二。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中国耐多药人数已是世界第一。



1996~2008年,中国13个省份先后参加WHO/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盟的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2008年始,全球基金资助中国部分省(自治区)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但由于项目局限于部分省区,且时间不一,难以反映全国的耐药水平。



如今,从2007年4月正式启动,历时近3年,覆盖中国31个省的70个调查点的《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正式出版。该报告显示,全国肺结核病患者的单耐药率21%,多耐药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总耐药率37.79%。据此估计,中国现有耐药结核病患者56万,占到世界耐药结核病患者的1/4;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约12万,其中广泛耐药肺结核病患者近1万。



除了巨大的基数,中国耐药结核病的分布亦非常广泛。耐多药结核的分布以农村为主、青壮年占的比例较高,无明显性别差异,且东、中、西部不同地区耐药率并无显著差异。



耐多药形成的诸多因素



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结核病患者使之产生耐药性呢?治疗管理不规范及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长期被认为是最直接的因素,在此次调查报告中再次被认为是耐药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性别、职业、经济收入、年龄,甚至民族都被认为可能与耐药的产生有着某种关联,但这些因素要么没有研究证据的支持,要么各个国家之间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比如,这次调查显示,在家待业、下岗、从事商业服务、收入水平低可增加复治结核病患者发生耐药、耐多药的风险,但是俄罗斯和法国的研究结果却没有发现这样的关联。



欧洲有关耐多药结核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有既往治疗史的患者发生耐多药的风险较从未治疗的患者高10.23倍。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日本等国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本次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调查同时显示,复治结核患者首次在私人医院、个体诊所治疗可增加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同样,巴基斯坦的一项研究表明,30例耐多药结核患者有43.3%在非正规机构进行初次抗结核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未完成疗程并缺乏有效督导。



“由于医疗条件落后,有些机构根本无法开展药敏试验,致使医生把耐药病人也当做一般病人来治。”四川大学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说。



诊断和治疗困境





诊断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往往需要高质量的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最理想的要在卫生安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如果是广泛耐药结核,则需要进行十分昂贵、时间较长的二线药的药敏测试,而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结核药敏测试都只能进行一线药的药敏测试。目前,新的诊断技术,可以将诊断时间由六周缩短至一天。虽然这种技术确认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技术向高负担国家的转让却非常缓慢。



不选择正式的机构会带来延迟诊断,但就诊延误这一同样关键的因素,从发病学的角度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咳嗽一声、两声,人们不会认为得了结核病,可能咳嗽更长时间以后,才会怀疑是感冒,再以后可能才考虑是不是结核病。”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研究员赵雁林参加“中英公共卫生的科学决策研讨会”时告诉《科学新闻》。这次研讨会由《科学新闻》杂志与英国大使馆、协和医科大学于3月19日共同举办。
作者: 2010-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