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要严控致命禽流感病毒变种

来源:新民晚报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30日严词警告培养出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种的科学家,指出他们的工作风险极高,必须严格控制。由于禽流感新变种可能更易人际传播,世卫组织担心病毒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关注负面后果世卫组织30日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宣布“深切关注”H5N1研究的“潜在负面后果”。两所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实验室......

点击显示 收起

世界卫生组织30日严词警告培养出高致病性H5N1型流感病毒变种的科学家,指出他们的工作风险极高,必须严格控制。由于禽流感新变种可能更易人际传播,世卫组织担心病毒落入不法分子之手。



关注负面后果



世卫组织30日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宣布“深切关注”H5N1研究的“潜在负面后果”。



两所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实验室研究人员本月先后宣布,已经发现方法可使H5N1型变为更易传播的变种,变种后的病毒有能力导致人类致命疫情大流行。



自然界现存H5N1病毒不容易人际传播,人类感染病例主要源于接触染病禽类。研究人员一直担心,这种病毒会在将来某一时刻在自然界变异,严重威胁公共健康。



美国国家卫生院资助两所实验室便是出于未雨绸缪考虑,希望发现病毒如何变得更易人际传播,从而找出需要监控的基因。



必须摸清利弊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要求《科学》和《自然》两家权威学术杂志在刊登禽流感病毒变异研究报告时隐去关键细节,担心培育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但这一要求遭到不少学术界人士反对,认为这样做无益于科研发展。



世卫组织是第一个对双方争辩置评的国际机构。世卫组织说,这方面的研究必须继续,但同时必须清楚这类病毒存在风险,研究“只能在确定所有公共安全风险和利益后”实施,且必须确定“减少潜在负面影响的必要保护措施到位”。



共享研究成果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在建立一个系统,让“有正当需求”的公共卫生官员、研究人员和制药企业获取病毒变种培育细节。世卫组织说,美国有必要对病毒信息和培育技术共享拟定新规,让一些面临H5N1直接风险的国家获益,比如印尼和越南等亚洲发展中国家。



2009年至2010年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期间,不少发展中国家抱怨缺乏抗病毒药物或疫苗,只能把病毒样本信息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制药企业,让他们研制药物。



世卫组织所有成员国今年达成新的流感防范框架协议,同意共享流感病毒信息和研究成果。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12月30日发表媒体公报,对目前几家科研机构所开展的有关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全新研究表示关注,称培育更易在人际间传播的病毒变种的工作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后果,并有可能破坏由世卫组织全体会员国批准的《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中相关信息分享的规定。



  据报道,分别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两所实验室在美国官方的资助下近期一直在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如何变得容易在人体间传播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监控病毒基因变种来提早防控和阻止疫情暴发。两所实验室以雪貂为实验对象,模拟人体对病毒的反应,培育出了新的病毒变种。



  世界卫生组织就此在30日发表的媒体公报中指出,H5N1型流感病毒目前是人类的一大健康隐患,一旦发生大规模人际间传播将造成60%的感染者死亡;因此,科研工作者一直对该病毒的变种及其引发全球大流行性流感的可能深感忧虑。世卫组织表示,对病毒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类获得关键的科学知识来降低公共卫生威胁。为此,相关国家和机构应该分享研究成果,包括开发信息、诊断试剂、药物、疫苗和其它技术带来的利益等,以此推进旨在保护人类健康的全球集体行动。然而,目前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研究存在不少潜在的风险,因为相关研究内容能够导致更危险的病毒种类的产生,一旦遭到错误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公报强调,世卫组织全体会员国今年5月通过了《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其中对病毒研究、信息分享以及关键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所有国家、实验室以及企业合作伙伴具有法律约束力。世卫组织表示,参与H5N1型禽流感病毒研究的科学家应全面遵守框架要求,并通过世卫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络”来对病毒样本和研究信息进行分享。这一点至关重要。



  早些时候,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向权威学术杂志《科学》和《自然》分别提出“非强制性建议”,要求两家杂志笼统概括这次禽流感研究的成果,重点删除实验室培育变种病毒方法的核心细节,称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可能会被用来制造“具有攻击性的潜在武器”。
作者: 2012-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