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蝙蝠脑内 国内首次分离出狂犬病毒

来源:成都商报
摘要: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中,引起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脑脊髓炎的同类成员的总称,目前包括14种病毒。狂犬病病毒(RABV)是其中一员,呈全球流行趋势。而其他病毒仅分布在非洲、欧洲、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且多数存在于蝙蝠体内。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让人们对病毒重配以致产生新病毒的能力感到震惊。...

点击显示 收起

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中,引起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脑脊髓炎的同类成员的总称,目前包括14种病毒。狂犬病病毒(RABV)是其中一员,呈全球流行趋势;而其他病毒仅分布在非洲、欧洲、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且多数存在于蝙蝠体内。

新发现的H7N9流感病毒,让人们对病毒重配以致产生新病毒的能力感到震惊。事实上,不仅病毒的遗传变异十分普遍,新病毒也还在不断发现中。11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中国狂犬病年会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刘晔和扈荣良报告称,他们去年5月在吉林省的一种蝙蝠脑内分离到一种Irkut病毒种,这是国内分离到的第一株非狂犬病病毒(RABV)的狂犬病毒,也可能具有致人感染死亡的毒力。

蝙蝠体内 分离到新的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中,引起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脑脊髓炎的同类成员的总称,目前包括14种病毒。其中,狂犬病病毒(RABV)呈全球流行,而其他病毒仅分布在非洲、欧洲、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且多数存在于蝙蝠体内。此前,中国学者曾在蝙蝠体内检测到狂犬病病毒(RABV)相关抗体和核酸,但均未分离到病毒。

2002年和2010年,吉林通化市和龙井市先后发生蝙蝠伤人引起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2012年5月,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刘晔和扈荣良团队,在吉林通化市山区捕获的104只白腹管蝙蝠脑内分离到1株小鼠致死性病毒。经基因序列比对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Irkut病毒种,是国内分离到的第一株非狂犬病病毒(RABV)的狂犬病毒。

暴露后 现有疫苗可能无法抵抗

国内首次发现的Irkut病毒种,是否也能引发人狂犬病呢?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比对研究,发现该毒株的核蛋白核苷酸(氨基酸)序列,与首次分离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IRKV病毒一致性为92.4%,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IRKV分离株Ozernoe一致性超过98%。IRKV病毒也是狂犬病毒中的一种,其中病毒分离株Ozernoe是分离自因蝙蝠抓伤而感染死亡的人脑组织。这意味着,国内分离的该毒株也可能具有致人感染死亡的毒力。更重要的是,动物攻毒保护试验显示,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能对暴露后的小鼠和仓鼠提供免疫保护。

不过,扈荣良表示,上述试验结果是对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还没有人体试验的印证。同时,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能对小鼠和仓鼠提供免疫保护,是指的暴露后的免疫,比如被携带病毒的蝙蝠咬伤后的免疫。而对于已经提前免疫,体内已产生抗体的情况下,应仍能起到保护作用。

病毒变异 可致毒力增强

参会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王力华博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突变和进化普遍存在变异之后,毒力增强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个不奇怪。”王力华说,不过,对于同一个基因型的病毒,原有的疫苗一般是可以继续发挥保护作用的。基因型不同的病毒,才需要不同的疫苗来预防。

病毒的遗传变异甚至不同病毒基因重配产生新病毒,到底频率有多快?王力华博士表示,这个很难一概而论,但一般认为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比较快,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不同的流行株,但是哪些基因可能重配产生哪些新病毒,则很难预测。

王力华博士说,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H7N9禽流感病毒,就是因为具有新的基因型,完全不同于原来的H1N1等病毒,所以需要研制新的疫苗。

温馨提示

别恐慌

蝙蝠咬出狂犬病

全球每年仅几例 目前全球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约有一半的蝙蝠种类濒危或易危。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在全世界因蝙蝠而引发狂犬病的概率很小,每年因蝙蝠咬伤而引发狂犬病的总人数仅在个位数。

在中国,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蝙蝠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数量急剧下降,发生蝙蝠伤人事件的概率已微乎其微。但是,蝙蝠毕竟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还是应尽量避免与蝙蝠直接接触。

延伸阅读

防治狂犬病 

防人 还得防狗

中国用了世界上最多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每年人狂犬病病例数仍高居世界第二,症结在哪里?日前,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中国狂犬病年会上,多位专家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对犬的免疫覆盖率远远达不到公认要求的70%以上。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博士吕新军介绍,我国从2000年开始连续10年间每年狂犬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均突破2000例。我国每年为防治狂犬病消耗人用狂犬病疫苗1200万至1500万份,同时还消耗着大量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殷文武则介绍,2008年以来中国人狂犬病报告病例数出现下降,2012年全国27个省份共报告病例1425例。不过,目前仍是全世界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狂犬病流行国家。

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永新表示,防控狂犬病的关键在于犬的免疫覆盖率应该达到70%以上,一般认为达到这个要求即可有效控制人狂犬病的大量流行,但现在中国实际上对犬的免疫覆盖率远远达不到。

遭咬后伤口清洗得当 

患病率可减一半

遭动物咬伤后,光打狂犬病疫苗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不患病,对伤口的科学处理可减少大约50%的患病几率。日前在成都召开的2013年中国狂犬病年会上,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地坛医院以及部分地方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正确处理伤口是减少暴露后患病几率的重要手段。

武汉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朱政纲介绍,狂犬病毒多由患狂犬病的动物的唾液在咬伤人时引起感染,该病毒通常在伤口肌肉组织中停留至少72小时。利用该时机冲洗掉尽可能多的病毒,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传林介绍,用大量水冲洗伤口时,需要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反复冲洗15分钟以上。同时,还要把伤口扒开,让水流深入到伤口底部冲洗,但不能让伤口扩大。

作者: 2013-4-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