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免疫系统

复旦大学《Blood》文章解析免疫新机制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fromtrophoblastsinducesdendriticcell–mediatedregulatoryTH2biasinthedeciduaduringearlygestationinhumans”的最新文章,这篇文章获得了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形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公布在《Blood......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from  trophoblasts  induces  dendritic  cell–mediated  regulatory  TH2  bias  in  the  decidua  during  early  gestation  in  humans”的最新文章,这篇文章获得了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形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公布在《Blood》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生殖免疫室李大金教授,李大金教授主要从事生殖免疫学研究及生殖医学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曾先后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母-胎免疫耐受作为传统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一直是生殖免疫学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1993  年Wegmann  首次提出,母胎界面是Th2  型占优势的免疫微环境。此后,一系列的研究证实,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是成功妊娠的标志;然而,有关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产生机制至今尚不甚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母胎界面胎儿来源的滋养细胞如何训导母体来源的蜕膜免疫细胞并促进Th2型优势的形成与发展,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人员发现滋养细胞通过分泌TSLP训导dDCs,并使dDCs分泌高水平IL-10与CCL17;TSLP-dDCs则诱导dCD4+T细胞呈现Th2型偏移,从而形成有利于正常妊娠的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微环境。



这项研究成果向世界阐明了母-胎间的交叉对话与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形成机制,解析了母胎免疫耐受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它不仅为妇产科某些常见疾病如自然流产、子痫前期等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平台和切入点,还将为移植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该项科研成果显示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免疫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及研究实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生殖免疫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作者: 2011-2-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