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细胞分子与蛋白质组

美科学家破解端粒酶三维结构秘密

来源:转载
摘要:美国研究人员在8月3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破解了在大多数癌症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端粒酶的秘密,这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开辟了新途径,也是基础癌症生物学的一大突破。斯柯达雷克斯教授称,端粒酶是化学疗法的理想靶标,因为它在几乎所有人类癌症肿瘤中均具活性,但在绝大部分正常细胞中却不具......

点击显示 收起

    美国研究人员在8月3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破解了在大多数癌症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端粒酶的秘密,这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开辟了新途径,也是基础癌症生物学的一大突破。

 

    领导该项研究的美国费城威斯达研究所伊曼纽尔•斯柯达雷克斯教授称,端粒酶是化学疗法的理想靶标,因为它在几乎所有人类癌症肿瘤中均具活性,但在绝大部分正常细胞中却不具活性。这也意味着,抑制端粒酶药物也许能用来对抗所有癌症,且较少副作用。

 

    在癌细胞内,端粒酶被激活,允许疾病细胞不停地分裂增殖并达到科学家所称的“细胞永生”,这是所有癌症的标志。端粒酶抑制剂的寻找过程已经长达10年之久,但迄今为止,一直受阻于对该酶结构的了解。

 

    斯柯达雷克斯和同事首次全面监视了端粒酶分子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蛋白质,从而在原子层次揭示了端粒酶如何复制到染色体的末端,而这个程序对于肿瘤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相同机制也同样涉及老化过程,这表明任何新的端粒酶抑制药物也可能会有助于长寿。

 

    研究端粒酶复杂结构的主要障碍是无法容易获得足够数量的酶。研究人员筛选了包括原生动物和昆虫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后,最终发现赤拟谷盗能稳定地产生数量丰富的端粒酶。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分析了X光照射在分子晶体上产生的该酶活性区域的三维结构图,并重点研究了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TERT)亚单位结构。它是一个环状结构,在外形上与HIV病毒中的逆转录酶相似。斯柯达雷克斯表示,这种相似并非巧合,表明了一种共同的进化起源,这将有助于改进抗HIV药物以在癌细胞中抑制端粒酶活性。了解了TERT区域的结构,就使破译该酶的运作机理成为了可能。这是第一次了解到在初始端粒复制中,端粒酶是怎样在染色体末端进行组装的。

 

    英国癌症研究协会的专家表示,端粒酶结构的确定毫无疑问对了解癌症生物学极其重要,而且可能有助于开发出端粒酶抑制剂。端粒酶的发现者、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称,这一研究是迈向根本性理解端粒酶及其潜在的医疗应用的重要一步。

作者: 2008-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