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刘昌胜:探寻合适的人体“零部件”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为造出最“合适”的人工骨,十多年来,刘昌胜孜孜以求。生物陶瓷能模仿人体骨头的成分、强度,缺点是可塑性不强。将其注入患者骨缺损部位后,它会变得坚硬,把人体的骨骼组织连接起来。别看人工骨坚硬,当人体的细胞不断生长,新的骨头长出来后,人工骨就会被人体吸收掉,也就是“过河拆桥”。...

点击显示 收起

  在读博期间,兼具生物学和工程背景的刘昌胜就开始了人工骨研究。当人们遭遇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或是骨肿瘤被剜除后,常会造成骨缺损,用人工骨可填补缺损。为造出最“合适”的人工骨,十多年来,刘昌胜孜孜以求。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人工骨研究,当时大多用的是生物陶瓷。生物陶瓷能模仿人体骨头的成分、强度,缺点是可塑性不强。刘昌胜和他的科研团队另辟蹊径,开展“生物水泥”研究。在他的实验室,记者看到了这种白色粉末状的生物水泥,加水后调成糊状。将其注入患者骨缺损部位后,它会变得坚硬,把人体的骨骼组织连接起来。



  “这是第一步,我们称之为‘搭桥过河’;之后便要‘过河拆桥’。”刘昌胜这样形容。别看人工骨坚硬,当人体的细胞不断生长,新的骨头长出来后,人工骨就会被人体吸收掉,也就是“过河拆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刘昌胜科研团队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研制出的人工骨,具有塑型准确、自行固化、生物相容性好和降解吸收等特性,集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于一体,在骨科、脊柱外科、口腔科等领域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人工骨让许许多多患者受益。贵州小伙小邹一条腿粉碎性骨折,在治疗过程中不幸感染,患上慢性骨髓炎,骨头里出现“空腔”,并流脓,医生不得已准备给他做截肢手术。刘昌胜团队的科研人员正好到这家医院进行人工骨应用推广,医生决定在科研人员协助下进行尝试。术后12个月,小邹能下地行走了,而且7年来没有复发。



  科学探究无止境。人工骨被植入人体后,如何促进人体自身的骨头向人工骨处又快又好地长出来?刘昌胜带领团队用生物工程手段制备高纯度的生物活性因子,并使之与相关材料复合。这样的“生物活性水泥”植入体内后,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和新骨的形成,有关研究已进入临床。



  十几年的科研经历中,刘昌胜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实验室、办公室,有时是“泡”在医院,站在手术台边,与医生交流沟通。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他有独到理解:“科研成果要服务于应用,需要接力棒的层层传递。一旦下一棒接不上了,身处上游的科研人员应主动跨一步,填补缺口,让科研成果凸现价值。”
作者: 2008-1-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