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HIV/AIDS

美国首次“治愈”艾滋病女婴 出生后马上治疗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摘要:本报讯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毒的婴儿,已经被“功能性治愈”。如今,研究人员正在测试该疗法是否适用于其他艾滋病婴儿。出生后马上治疗3日,亚特兰大举行了一场“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美国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首次“......

点击显示 收起

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医生汉娜·盖伊介绍了她的研究成果。


  本报讯 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毒的婴儿,已经被“功能性治愈”。这名婴儿健康状况良好,已经不需继续服药。

  如今,研究人员正在测试该疗法是否适用于其他艾滋病婴儿。

  出生后马上治疗

  3日,亚特兰大举行了一场“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美国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婴儿。

  这名婴儿诞生前,母亲并不知自己携带有艾滋病病毒,当医疗检查查出该结果后,距离生产期已经非常近,无法接受药物治疗。

  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选择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检测证明,经过治疗,该女婴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在其出生29天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检测不到。在随后18个月内,研究人员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常规血液检测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存在。

  在最初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毕生都需要接受类似治疗。不过,差不多一个月后,婴儿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水平降低到寻常实验室测试无法探测到的程度。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母亲和婴儿仍经常接受检查。但随后不断缺席,直到最后完全不来。于是,婴儿从18个月大开始就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并且,她直到2岁也没有接受任何检查。

  研究人对孩子的血液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发现仍带有艾滋病病毒,但病毒没有繁殖迹象。他们认为,这名2岁半大的婴儿身体状况良好,不再需要用药,并且几乎不可能对其他人构成威胁。

  给类似病人带来希望

  这一现象被称为“功能性治愈”。所谓“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研究认为,及时和有效治疗是“功能性治愈”的主要功臣。但研究人员表示,根除艾滋病病毒,即“根本性治愈”艾滋病当前难实现。现在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 (阿南)

作者: 2013-3-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