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呼吸系统相关

研究者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

来源:医学空间
摘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第30卷第10期中国研究者研究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规律,揭示反应个体化特点。研究者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由急诊室收入我院呼吸科重症监......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第30卷第10期 中国研究者研究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规律,揭示反应个体化特点。研究者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由急诊室收入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例,仰卧位经口气管插管后接Evita 4呼吸机(德国Draeger公司),采用容量控制通气对受试者序贯给予相当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20%、40%、60%、80%、100%、120%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每次给予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后均测量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平台压、总呼气末正压水平。根据施加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后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变化,将15例患者分为正常反应组(11例),反常反应组(4例),对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5例患者当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80%、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为100%水平时的气道阻力分别为(18.5±2.0)cmH2O·L^-1·s^-1(1cmH2O=0.098kPa)、(18.0±2.2)cmH2O·L^-1·s^-1,与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0时的气道阻力[(23.0±2.9)cmH2O·L^-1·s^-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6、6.27,P均〈0.01);当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120%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时,气道阻力和总呼气末正压水平分别为(17.3±2.1)cmH2O·L^-1·s^-1、(12.7±2.2)cmH2O,与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0时[(23.0±2.9)cmH2O·L^-1·s^-1、(10.0±1.1)c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9、-3.90,P均〈0.01)。正常反应组患者基础生理学参数(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0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平台压分别为(10.0±1.0)cmH2O、(22.8±1.9)cmH2O·L^-1·s^-1、(39±6)ml/cmH2O、(20±4)cmH2O,与反常反应组[(10.0±1.4)cmH2O、(23.1±4.1)cmH2O·L^-1·s^-1、(42±9)ml/cmH2O、(21±3)cm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3、0.10、0.60、0.15,P均〉0.05);正常反应组患者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分别为40%、80%、100%、120%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时,△Ppla140,△Pplat80,△Pplat100,△Pplat120分别为(-0.020±0.970)cmH2O、(1.6±1.0)cmH2O、(4.0±2.9)cmH2O、(6.4±3.3)cmH2O,与反常反应组[(-7.500±0.920)cmH2O、(-4.4±1.4)cmH2O、(-3.8±1.9)cmH2O、(-1.6±1.2)c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4、-5.90、-3.80、-3.92,P均〈0.01)。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提示部分无自主呼吸的被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是有益的,可以使患者气道平台压显著下降。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