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精神心理疾病

现实表现或与自我评价截然相反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科学家对一项最新大脑扫描图像的研究显示,现实里表现的好坏,可能和我们主观上的自我评价截然相反,但输赢的结果却能直接影响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形成“运动计划回路”时的努力程度。安德森表示,大脑活动的模式与受试者自认为的执行任务好坏有关,行为计划的过程受到主观评价的影......

点击显示 收起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科学家对一项最新大脑扫描图像的研究显示,现实里表现的好坏,可能和我们主观上的自我评价截然相反,但输赢的结果却能直接影响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形成“运动计划回路”时的努力程度。  

  该研究由加州理工大学神经科学家理查德·安德森领导,发表在8月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卷》(PLoS  Biology)上。



  研究小组设计了一项复杂“跟踪球”的游戏,让受试者凭记忆,以预先设定的顺序,在电脑屏幕上移动光标到各个不同的位置。受试者有1秒钟来记忆这些顺序,15秒来计划他们的预先动作,10秒钟完成任务。



  受试者将得到一笔资金作为参与试验的补偿,金额多少与他们付出的努力挂钩。比如,成功将净得5美元,失败会损失1美元。在另一项试验里,则反过来,这样轮换以使得失的金额相等。他们在每项试验前均被告知存在一定风险。



  一些受试者认为,他们首先会执行任务,然后才考虑金钱,而且他们觉得“正确表现”和“获得报酬”之间的关系不大。



  研究小组的观察目标是大脑中的“后顶叶皮层”,这里是把感官刺激转换为运动计划的区域。他们使用高效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监视受试者的PPC和其他脑区的活动。研究人员发现,当在多种可能的行为中做决定时,涉及“计划行为”的皮质区经常被卷入“制定决策”。



  安德森表示,大脑活动的模式与受试者自认为的执行任务好坏有关,行为计划的过程受到主观评价的影响。受试者对自己表现的评价很主观,并不凭“在游戏中获得金钱数量”这些现实得失来评价自我。自认为表现好的人往往只是“自以为是”,可能在现实中表现很差,反之亦然。



  试验中所研究的这种“行为计划”和“制定决策”的神经机制,还有助于实验室正在研发的一种植入神经系统的假肢附属设备,以作为脑瘫患者和人造假肢之间的接口,使脑瘫患者能够将计划行为转换为控制假肢运动的实际行动。(常丽君)
作者: 2010-8-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