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老年医学

第70期上海院士沙龙:老年痴呆要早诊断早干预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本报讯(记者黄辛)老年痴呆目前无药可治,只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近日,在以老年认知障碍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第70期上海院士沙龙上,包括杨胜利、闻玉梅、王威琪等院士在内的与会专家建议,必须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基础研究,推进疾病的早期筛查。同时,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大数据调查,明确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记者黄辛)老年痴呆目前无药可治,只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近日,在以“老年认知障碍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第70期上海院士沙龙上,包括杨胜利、闻玉梅、王威琪等院士在内的与会专家建议,必须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基础研究,推进疾病的早期筛查。同时,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大数据调查,明确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数量及相关数据。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组发生在老龄人群中的、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获得性认知功能缺损疾病。闻玉梅介绍说,我国现有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900万,其中阿尔茨海默氏症600万。在众多非传染性疾病中,该疾病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最为显著,已成为最大健康挑战之一。“但由于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式仍非常欠缺。”

我国目前85岁以上老年人有50%患有老年痴呆。随着生活环境改善和医疗水平提高,85岁以上的人群越来越多,老年性痴呆患者也会越来越多。华东医院副院长保志军告诉记者,该病比较难识别,一般来说,疾病初期就诊的患者少,来医院的都是病情较重的,没有太好的治疗手段。“老年痴呆病因尚不清楚,但有研究发现,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很好地延缓发病时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孙凤艳则认为,要从基础研究、临床治疗、药物研发及社会关注等多方面关注老年性痴呆,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引导市民正确认识疾病,减少歧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推动建立家庭—社区—三甲医院联动照护系统,减轻患者家属生活负担。

院士专家提出,老年痴呆“潜伏期”较长,有时甚至是10年至20年,普通人群45岁后就应开始关注生理心理变化。适当运动、多用大脑、多听音乐、合理饮食,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

《中国科学报》 (2015-04-02 第4版 综合)

作者: 黄辛 2015-4-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