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转基因蚊子成“抗疟疾斗士”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摘要:一只吸满人血的蚊子。疟疾,它是每天导致3000名儿童死亡的罪魁,是每年令非洲国家损失68亿英镑GDP的祸首,每年高达270万的死亡人数令疟疾成为排在艾滋病后最可怕的传染性疾病。疟疾,它是每天导致3000名儿童死亡的罪魁,是每年令非洲国家损失68亿英镑GDP的祸首,每年高达270万的死亡人数令疟疾成......

点击显示 收起

  

一只吸满人血的蚊子。疟疾,它是每天导致3000名儿童死亡的罪魁,是每年令非洲国家损失68亿英镑GDP的祸首,每年高达270万的死亡人数令疟疾成为排在艾滋病后最可怕的传染性疾病。

  本报综合报道 全世界有3亿人到5亿人得这种病,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克伦威尔、米开朗基罗据传都死于这种病,它还差点要了柯南道尔、圣雄甘地和海明威的命。

  疟疾,它是每天导致3000名儿童死亡的罪魁,是每年令非洲国家损失68亿英镑GDP的祸首,每年高达270万的死亡人数令疟疾成为排在艾滋病后最可怕的传染性疾病。

  转基因蚊子生存能力更强

  人类与疟疾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但一直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阻断疟疾传染源。不过,近日科学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它可以有效地切断疟疾传播的途径,假以时日,或许能够根绝疟疾这个顽症。

  经过基因改造,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一种蚊子,它具备了不再感染疟疾的能力,将这些蚊子放入野外可以有效切断人与蚊子之间的疟疾传播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学家称,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在实验室中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可以有效地抗击疟疾。

  早在7年前,科学家就培育出了第一批转基因蚊子,但是进一步试验发现,它们的身体素质比野生蚊子要差,这意味着它们一旦被放到野外将很快死光,根本没有办法阻止疟疾的传播。

  如今,美国马里兰州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毛罗·马莱里的带领下培育出一种生命力更强的转基因蚊子。这种转基因蚊子中携带一种被称作SM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阻断疟疾的传播,并且这种转基因蚊子还携带一种令眼睛变红或变绿的基因,很容易跟野生蚊子区分开来。

  科学家发现,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被饲以未感染疟原虫的血液时并无明显优势,不过在饲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后,比普通蚊子更能适应环境。这意味着,跟普通的蚊子相比,转基因蚊子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强,死亡率更低。被疟原虫感染不会杀死普通蚊子,但是会降低其繁殖率。

  转基因蚊子的生殖能力不受疟原虫感染的影响,在繁衍了9代(几个月时间)后数目就占了实验室蚊子总量的70%,而一开始只占50%。

  科学家认为,可以将大量转基因蚊子放到疟疾肆虐的地区,令其与野生蚊子交配。经过几代后,这种对疟疾的抗感染能力可以广泛扩散到蚊子中去,从而令更少的蚊子携带疟疾病毒。

  不过,环保组织指出,让自然生长的物种与经过基因改造的物种交配这种做法颇具争议性。

  还有批评声音称,改造蚊子基因造成的后果很难一时看清。因此,即便是从事转基因蚊子研究的科学家也表示在转基因蚊子被放生到野外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验主要针对亚洲蚊子

  不过,美国科学家在这个实验中所用的疟蚊和疟原虫都不是对人类最为有害的。实验中所用的斯氏按蚊主要活动区域是亚洲。而最容易向人类传染疟疾病毒的是冈比亚按蚊,其主要活动区域是非洲。实验中使用的疟原虫也并不传染人类,但是被认为是一种替代恶性疟原虫的非常好的实验室模型。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包括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蛋形疟原虫及间日疟原虫。其中恶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疟原虫。

  另一种方法:

  让蚊子不育

  本报综合报道 同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还发表了英国研究者的论文。由安德里亚·克里斯蒂阿尼领导的伦敦帝国大学的科研小组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个研究小组培育了一种转基因蚊子,其中的雄性具有荧光睾丸,很容易被识别,然后令其不育。研究者称,可以将大量这样的转基因蚊子放到野外与普通的雌蚊交配,减少疟蚊的产卵量,从而慢慢减少疟蚊的数目。这种转基因蚊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不会将基因遗传给野生蚊子。

  相关链接

  致命的疟疾

  疟疾是由携带疟原虫的蚊子通过叮咬传染给人类的。感染疟疾的症状包括脖子僵硬、抽搐、呼吸异常和高达40摄氏度的高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3亿到5亿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每年导致270万~300万人口死亡。

  这种热带病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约90%的感染病例都在非洲,其中75%是儿童。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疟疾每天导致3000名儿童死亡,疟疾令非洲国家的GDP每年损失68亿英镑。在传染性疾病中,只有艾滋病的死亡人数超过疟疾。

  有研究预测,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疟疾这种热带病重新登陆英国等纬度较高的国家。

  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克伦威尔、米开朗基罗和著名探险家大卫·李文斯顿据传都是死于疟疾。而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圣雄甘地和大文豪海明威都曾患过疟疾,不过后来都康复了。

  目前,在药物治疗中,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唯一真正有效药物,是替代现有奎宁类抗疟药的最佳药物”。

  (本报综合报道)

作者: 2007-3-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