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待分类信息

杨叔子院士:有贡献就无比幸福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自打过完80岁生日,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便喜欢以80后自称。有一天,老伴回家跟杨叔子聊天,说她碰到一位老师这样对她讲:徐教授,你看你还能走路,真幸福啊。杨叔子听后爽朗一笑,说应该再加上几句话:能够自理更幸福,能够工作十分幸福,而有所贡献就无比幸福了。...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记者 郝俊

 

“我们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希望能给自己加些压力、找些麻烦,时不时让自己处于被动。”

 

自打过完80岁生日,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便喜欢以“80后”自称。他那永葆青春的心态,总是能让周围人深受感染。

 

“上午在办公室工作,下午在家里干活,晚上实在没有精力了,就休息。”年过八旬,这位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所保持的工作节奏,其忙碌程度与真正的“80后”们相比,似乎也不相上下。

 

他所说的“在家干活”并非家务劳动,而是仍然与工作相关。教育、科研、社会活动,杨叔子一生为之奔波忙碌的三大事业,如今依然让他难以割舍。

 

教育是他最不肯放手的事业重心,除了每年招收一两名博士生,杨叔子还与其他教授合开了一门本科生课程——机械工程导论。而每当有学校请他去开讲座,只要事关教育大计,再远的路程他都不辞辛苦,欣然前往。

 

“我都习惯这样的生活了。”每每有人问他为何不在家享天伦之乐时,杨叔子都会笑着这样回答。跟他同龄的老伴徐辉碧也一样“退而不休”,至今仍作为返聘教授指导学生、从事科研。

 

杨叔子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与夫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对自己无事生非”。

 

“我们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希望能给自己加些压力、找些麻烦,时不时让自己处于被动。”杨叔子笑言,这都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和麻烦会让今天的被动转变为明天的主动,多做些事情。”

 

有一天,老伴回家跟杨叔子聊天,说她碰到一位老师这样对她讲:“徐教授,你看你还能走路,真幸福啊。”杨叔子听后爽朗一笑,说应该再加上几句话:“能够自理更幸福,能够工作十分幸福,而有所贡献就无比幸福了!”

 

杨叔子信奉的生命哲学是:生命可贵,但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他的付出和所做的事情。

 

毕竟年事已高,不少人都关心杨叔子的身体。他总是跟人开玩笑说:“别人是‘外强中干’,而我是‘中强外干’。”没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所以“中强”,而时不时看不清、听不明、走不稳,似乎显得有些“外干”。

 

杨叔子是有名的“文人”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不遗余力推行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呼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自己也喜欢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著作颇丰。

 

“有感触时,我还会写一些短文,但首先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完。”精力有限,杨叔子现在将晚上的时间更多用来休息、陪老伴聊天。

 

不久前,在一场主题为“踏平坎坷,成人成才”的讲座上,杨叔子曾与年轻学子分享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和妻子是高中同学,正式交往前曾有长达十年的书信交流,谈工作谈理想,爱情是“水到渠成,情投意合”。

 

说起两人的业余爱好,杨叔子则告诉记者,兴趣完全相同也并非十分之好。“我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她则不大了解;她懂得欣赏音乐,我却听得比较少。”在他看来,这反倒是一件好事,能够“互补互通”。

 

然而对于事业和生命的价值,杨叔子与老伴则有着一致的追求。“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常伴屈原生。”采访中,他用南宋诗人王奕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他与老伴作为“80后”的共同心声。

 

《中国科学报》 (2014-03-14 第9版 人物周刊)

作者: 郝俊 2014-3-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