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4月18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7例脑卒中早期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19例,年龄60。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电刺激,FES组采用日本生产的低频电刺激治疗仪(KR7型)治疗,电极放在患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

点击显示 收起

2008年04月18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22卷10期 -867-870页 医学空间(MEDcyber.com)4月18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7例脑卒中早期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19例,年龄60.8±10.8岁,病程25.9±21.3d)和对照组(18例,年龄64.1±9.7岁,病程22.7±16.6d)。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电刺激,FES组采用日本生产的低频电刺激治疗仪(KR7型)治疗,电极放在患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200μs,通电/断电比5s/5s,波升/波降(1s/1s),电流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共3周(15次)。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中下肢部分(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和3周后,FES组与对照组(FESvs对照)CSS、F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增加率为2周时CSS:8.9%±23.2%vs36.3%±47.3%,FMA:105.5%±75.7%vs51.4%±47.3%。3周时CSS:10.4%±18.3%vs47.7%±56.4%,FMA:127.1%±89.4%vs64.3%±51.8%。由此得出结论FES能延缓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的发生、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能力。
作者: 2008-4-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