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中国科技大学Science子刊新文章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ProteaseOmiCleavesthe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MEK1toInhibitMicroglialActivation”论文,证实蛋白酶Omi通过抑制ERK1/2介导的核因子B(NF-B)信号抑制了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这一信号机制的异常与帕金森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成果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Protease Omi Cleaves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MEK1 to Inhibit Microglial Activation”论文,证实蛋白酶Omi通过抑制ERK1/2介导的核因子B (NF-B)信号抑制了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这一信号机制的异常与帕金森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成果发布在《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光辉教授,其主要研究兴趣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对其致病性的影响。集中在翻译后修饰对致病蛋白的降解和聚集的影响。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等。尽管过去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细胞中的蛋白质毒性积聚,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而导致疾病症状不断恶化,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

Omi蛋白(又名HtrA2)是一个主要定位于真核生物线粒体的丝氨酸蛋白酶。早期研究显示,Omi是一个促凋亡蛋白。在凋亡信号的刺激下,Omi和其他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等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Omi在此结合IAP(inhibitors of apoptosis,凋亡抑制因子)蛋白家族成员,并通过切割它们触发细胞凋亡。S276C点突变导致Omi功能缺失的动物如mnd2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2)小鼠和Omi敲除小鼠会表现出帕金森氏症相关的剧烈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症状和神经炎症。然而目前对于Omi参与疾病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Omi抑制了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胞外信号,MAPKs信号可通过裂解上游激酶MEK1调控ERK1/2。在小神经胶质细胞系中抑制Omi导致了ERK1/2激活,造成了Ibα(核因子B (NF-B) α抑制剂)降解,导致了NF-B激活和编码例如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诱导一氧化氮合酶等炎症性因子的基因表达。抑制Omi诱导的炎症性分子生成可被MEK1特异性的抑制剂U0126阻断。此外,在小胶质细胞系中蛋白酶缺陷S276C Omi突变体的表达对于MEK1的裂解或ERK1/2激活没有影响。在mnd2小鼠脑部,研究人员观察到几种编码炎症性分子的基因转录增高,星形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

这些结果表明Omi充当了小神经胶质细胞中ERK信号和炎症的内源性抑制因子。新研究为深入了解帕金森氏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生物通:何嫱)

作者: 2012-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