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肾脏相关

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断作用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5年06月23日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Vol。199-2032(上海)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l)反义(AS)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阻断作用,研究者采用单......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06月23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 Vol.21 No.4 P.199-203 2 (上海)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l)反义(AS)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阻断作用,研究者采用单侧肾动脉注射+原位电穿孔的方法,将AT1 AS-ODN导入到Wistar大鼠的一侧肾脏,观察以FITC荧光标记的ODN在肾脏的转移位置,以AT1放射自显影定量分析的方法观察转移基因的时间-效应曲线。在基因转移3 d后以RT-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分布,并与正义(Sen)ODN转移、假注射+肾脏原位电穿孔(Sham)作为对照。结果FITC标记的ODN在基因转移10 min后主要定位于转移侧肾脏的肾小球,而对侧肾脏FITC荧光阴性。AT1放射自显影定量分析显示在基因转移后的3 d内,结合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较未转移的对侧肾脏减少约70%。AT1 AS-ODN基因转移后3 d,转移侧肾脏AT1 mRNA水平较对侧肾脏下降约43%,蛋白水平下降约67%,而与AT1 Sen-ODN和Sham组转移侧肾脏比较,AT1的mRNA水平下降分别约47%和51%,蛋白水平下降分别约63%和71%。免疫组化检查发现AT1的阻断以系膜区的表达减少为主。可见本研究所用的单侧肾动脉注射+原位电穿孔的基因转移方法成功地抑制了单侧肾脏的肾小球AT1受体的表达,为研究全身性疾病肾损害中肾脏局部RAS的短期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整体动物模型。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6-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