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糖尿病相关

手术可治愈糖尿病

来源:转载
摘要: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肠道手术具有治愈2型糖尿病的潜力。该发现将改变的可能不仅是糖尿病的治疗方式,而且是对于该疾病的认识。美国纽约Presbyterian医院WeillCornell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为罹患糖尿病的动物实施了一种基于小肠上段(即十二指肠和空肠)胃肠分流术的手术,该手术改变了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路径,扭转了血......

点击显示 收起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肠道手术具有治愈2型糖尿病的潜力。该发现将改变的可能不仅是糖尿病的治疗方式,而且是对于该疾病的认识。

 

    美国纽约Presbyterian医院Weill Cornell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为罹患糖尿病的动物实施了一种基于小肠上段(即十二指肠和空肠)胃肠分流术的手术,该手术改变了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路径,扭转了血糖的调节异常。该手术可以在患者无任何体重减轻的情况下缓解糖尿病。研究者们表示,这一手术结果暗示了糖尿病患者的小肠上段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极大的关系。

 

    该研究小组的领导人、胃肠代谢外科主任、医学博士Francesco Rubino认为,“抗肠促胰岛素理论”(anti-incretin theory)可能能够解释为何该手术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肠促胰岛素激素是胃肠系统分泌的一种激素,食物经过小肠上段时即引起该激素分泌,再由该激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由于胰岛素过度分泌可以起低血糖,所以机体内同时还存在有一套反向调控机制,即抗肠促胰岛素机制。该机制在食物经过上段小肠时也被同时激活,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胰岛素活性。在正常人体内,肠促胰岛素激素与抗肠促胰岛素激素的分泌保持着平衡,从而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如在某些人体内,其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分泌抗肠促胰岛素激素过多,则会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胰岛素活性,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在实施了胃肠分流术后,食物不再经过上段小肠,抗肠促胰岛素激素不再异常分泌,从而使糖尿病得到缓解。该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2008年2月期《糖尿病医疗》(Diabetes Care)杂志的特刊上。

 

    “通过手术改变肠道解剖结构从而影响血糖水平调节机制,并最终影响糖尿病进程,这应该并不令人惊讶。”Rubino博士表示,“探寻该手术原理的过程可能就是探寻糖尿病本身病理机制的过程。”

 

    “该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糖尿病并不一定是一种慢性的缠绵难愈的疾病,而对该疾病的最终治疗目标仅仅是控制高血糖并最大可能地防治并发症。这项手术让我们看到了糖尿病完全缓解的可能性。”Rubino博士补充道。“这一研究改变了我们对于糖尿病治疗的认识,从这一点来说,该研究成果在糖尿病研究史上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作者: 2008-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